第(3/3)頁 這邊馮紫英更看重的是職方司的工作。 這是兵部核心部門,或許權力上不及武選司那樣掌握人事任免權,但是這才是相當于后世的總參謀部總情報部。 「職方司現在編制是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主事八人,.....,目前員外郎尚缺一人,主事尚缺三人,..." 袁化中簡單介紹了一下職方司的情形。 大周兵部職方司沿襲前明,但是卻也有比較大的變化,比如前明是兩郎中一員外郎,但現在是一郎中兩員外郎,很顯然這種模式更合理一些。 主事前明時候是四個,現在翻了一倍,是八個,這一點馮紫英倒是覺得可以接受。 現在的軍務如此繁忙,遼東,蒙古,西南土司,海上的紅毛番和日本,現在還添了南京偽朝,實在太繁重了。 主事之下就是經歷、斷事、主簿、吏目、典史這一類八九品的低品軼官員以及不入流的小官吏員了。 粗略 算下來,整個職方司的有品管員是三十余人,不入流的官大概有二十余人,而吏員就多了,多達一百八十余人,全部加起來超過二百六十人而整個兵部人員超過七百人,職方司就占了接近四成。 職方司也是整個兵部最大的一個部門,武選司、武庫司、車駕司都不能比。 不過職方司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兵部公廨里辦公,那也裝不下,有百余人都在外邊,而這百余人自身又招募有超過上千人的「臨聘人員」,也就是所謂的線人。 兵部和刑部擁有大周最龐大的線人群體,不過刑部線人群體比兵部都還要大得多。 只不過刑部線人主要對內,集中于社會事務,而兵部職方司的線人則主要對外,集中于蒙古人,女真人,日本人,朝鮮人,葉爾羌人,西南土司等,所以反倒是對南京方面,兵部線人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因為原來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本該是龍禁尉的事兒。 「缺這么多?」馮紫英很是驚訝,他看來每一科進士都是好幾百,怎么著兵部員外郎還缺,主事也缺,有些不合情理啊。 「大人,兵部并不是什么人人都想來的,我們也不愿意隨便接受一些只想要染一水混日子的,這都是要實打實做事兒的。」袁化中苦笑著解釋了一句:「上一科原本就只留著了大章和非熊,結果大章又被弄到陜西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