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現在馮紫英提出的設想不一樣,直接由御史來決定超過一定數量,比如一百一十多位御史其中有一半或者七成以上的御史都彈劾你,這就不僅僅是某個地域士人的態度了,而是你做的某些事情讓絕大部分的士人都覺得你不合適了,那這種情況下你還不辭職,那就真的是有違道義道德了,都察院是否可以強制彈劾成功,剝奪其首輔職位? 「有點兒意思。」良久,齊永泰才道。「齊師,和南京的談判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白白便宜了外人。」馮紫英進一步道:「如果朝廷真的打算和義忠親王妥協,那還不如讓家父再狠狠打一打,當然不必打過江去,就在江北打一打,然后這邊和義忠親王談好條件。」 「嗯,你這個建議倒是不錯,但義忠親王那邊還在談他之后的皇位問題,葉方二位還是傾向于義忠親王之后由皇上一脈來繼任,……」 馮紫英笑了起來,「那怎么可能?義忠親王就不會答應吧?」 「所以這才有的談啊。」齊永泰也笑了,「我看葉方二位也未必就是真的要堅持這一點,還是想要借此逼迫義忠親王在內閣組建和廷推制度上的律法化,形成制度體例,但這又是義忠親王糾結所在,一旦他同意了,就算是其子接任,這種制度一旦形成,再想要改,就難了,他擔心自己和其子變成傀儡,成為張氏一族的罪人,……」 馮紫英恍然大悟,都是一幫老狐貍,斗智斗勇,就這么磨著,都想獲得更有利于己方的條件,這一屆內閣如果做成這樁事兒,那對士人來說,他們就是英 雄楷模了,為士人爭取到了更大的權力。 「那義忠親王就有些難了,再拖下去,對他局面也許越來越不利,到最后皇位都落不到他這一脈了,可一旦妥協,日后要想再在朝廷上扳回這一局,為自己爭取權力,就難了。」馮紫英抿嘴一笑,「但齊師,你們也要注意到遼東、察哈爾,以及白蓮教的威脅,我們未必就占盡上風,一旦局面有變,義忠親王可能就有其他想法。」 「是啊,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戰場上的局面,我們既不能讓南京方面破罐子破摔,把江南打爛,又要保持足夠優勢,讓其不得不接受我們的要求,這可真的是考較人。」齊永泰嘆道。 「那能不能讓陳繼先為我所用,替朝廷拿下南京?事后再來慢慢解決他的問題。」馮紫英思索了一下道。 「陳繼先會答應么?除非朝廷承諾他永不削藩,讓他淮揚鎮變成江南鎮,永鎮江南。」齊永泰扭頭反問:「這個條件誰敢接受?」 「兵不厭詐,……」馮紫英話音未落,齊永泰打斷:「這不可能,陳繼先沒那么蠢,一旦內閣答應,他肯定會公之于眾,或者用其他方式吵得沸沸揚揚,比如報紙上,到時候朝廷否認還是承認?」 馮紫英不好回答,的確,如果用報紙方式對外宣布,朝廷不可能不回應,屆時反而弄巧成拙了。 這個局面就有些微妙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