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衛齊,莽古爾泰,你們怎么看?」把信遞給二人,讓二人看完,費英東才沉聲問道:「額亦都那邊的情況你們已經知曉了,他那邊現在有些吃力了,昨日遼東軍那邊主動搦戰,額亦都不敢不應戰,可對方依然以刀盾長矛兵為守,火銃兵密集輪射,額亦都在寨門前背水一戰,損失也是不小,....」 這個消息卻是信中沒寫的了,是使者口頭帶過來給費英東的,聽得莽古爾泰和衛齊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這大周軍是不肯罷休啊,在額亦都身上咬下一口都還不滿足,非得要吃個飽?這可和以往遼東軍表現不太一樣啊。 以前遼東軍哪怕只要小勝一陣,都要歇息消停許久,請功報捷都得要送到京師城里討獎賞,哪像這一次,額亦都都損失了七千多人,遼東軍還不滿足,還在不依不饒?真以為建州女真成了軟柿子可以隨意拿捏了? 「代善信中所 言也映證了額亦都的窘況,大周軍和以往不太一樣了,我不清楚大汗是否明白了這一點,如果大汗意識到當下局面的變化,也許需要另外考慮一下戰術了。」費英東看著二人道。 衛齊是費英東九弟,也是瓜爾佳氏中難得的英才,費英東最看好這個弟弟,所以出征也把他帶著。 莽古爾泰就不用說了,五貝勒。 不過費英東從來對莽古爾泰都是直呼其名,莽古爾泰也從不在意。 「兄長,漢人素來以冶鐵鍛鐵和制作聞名,火器改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么短時間內就能讓火器威力變化如此之大,還是讓人吃驚,朝鮮那邊不是把日本人的火繩槍也傳來了么?我們都見識過,是有些厲害,但也不至于厲害到這種程度才對,這里邊肯定有什么古怪。還有額亦都大人所說的小型火炮可以密集攢射,披甲步兵成為最好的靶子,這應該是一個關鍵。」 衛齊思路慎密,考慮問題喜歡跑根問題,所以費英東極為看重。 見費英東目光落到自己身上,莽古爾泰撓了撓腦袋,悶悶地道:「大周軍打三岔兒堡和花包沖是個什么意思?二哥在信里說對方人數不到一萬人,卻能把二哥六千人打得連花包沖都守不住,難道對方還真打算包圍花包沖,把二哥這幾千人給吞了,他們胃口野心也未免太大了吧?」 費英東沉吟不語。 額亦都信中沒有明確求援,但是費英東卻明白額亦都有些撐不住了,否則不會來第二封信,更是把窘境都說了,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必須要支持額亦都。 但代善這邊怎么辦? 費英東相信代善也沒有撒謊,不到萬不得已,代善也不會向自己求援。 好不容易把褚英給熬到幽居,現在代善和皇太極是大汗身邊爭寵最厲害的兩個,莽古爾泰都要排到后邊兒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