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紫英甚至想是不是把賀虎臣和楊肇基部也充實入登萊鎮(zhèn),但是考慮一下還是覺得不妥,京營中還得要有自己的基本盤才行。 不但是京營,就是上三親軍、五城兵馬司這些京中要害部位,都得要有過得硬的屬于自己的嫡系人馬,當然像宣府、薊鎮(zhèn)這些京畿周邊要害之地,也一樣要盡可能地維持影響力。 從開始琢磨未來自己和馮家命運如何完美平衡那一刻起,馮紫英就已經意識到牢牢抓住軍權是當務之急。 自己是文臣,那么在朝臣或者地方官府體系來經營都還有相對充裕的時間,但軍中除了老爹能幫自己外,自己也得要親自著手。 自己當兵部右侍郎,或者說不可能一直在兵部,日后轉任戶部或者吏部皆有可能,就算是日后進了內閣,也未必就能管兵部,所以一旦不在兵部位置上,其影響力肯定會消減,所以利用這段時間安插自己的嫡系,建立基本盤很有必要。 薊鎮(zhèn)有左良玉,有黃得功,但黃得功與自己的關系都還不算太密切,還得要繼續(xù)強化和鞏固才行。 宣府的麻承勛雖然承自己的情,但會因為這一點就在任何事情上堅定站在自己一邊么?未必。 一般事情沒問題,但重大原則問題上,就不好說,或者說就不可能了,還得要按照他們麻家利益來做決定,所以馮紫英不能寄希望于其上。 大同那邊有段家子弟在軍中蟠根錯節(jié)根深蒂固,西北四鎮(zhèn)那邊是老爹的基本盤,寧夏平叛后也是威望日隆,薊鎮(zhèn)的尤家兄弟也和馮家關系密切,所以相對要好辦一些,但現(xiàn)在遼東、宣府、山西這幾鎮(zhèn)反而顯得有些單薄了。 倒不是說必須要在各鎮(zhèn)都有自己的嫡系,但是在京中駐軍和京畿周邊卻是不可或缺,不能控制京畿,始終存在風險。 但就目前來說,自己這方面還顯得相當單薄,而老爹卻因為是武人原因,在人事安排上沒有太多權力,只能靠人脈來維系。 ****** 「談得差不多了么?」陳繼先拿起信,再看了一遍,喃喃自語,目光有些迷茫恍惚,但很快又堅定起來了,「去請朱先生來。」 很快最信任的幕僚便已經來到,陳繼先沒有多余言語,將信遞給對方。 幕僚一目十行,迅速看完,然后閉目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道:「這是公子從京中所獲?」 「嗯,應該準確,我在京中數十年,也還是有些可靠的人脈關系,何況這也不算是特別的隱秘,朝廷也知道這瞞不住人。」陳繼先有些疲憊地擺擺手,「沒想到朝廷肯在這樣的問題上讓步,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樣子朝廷戶部恐怕是真的撐不住了。」 「未必。」朱姓幕僚搖搖頭,「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朝廷或者說內閣文官手里,義忠親王表面看起來似乎贏了一局,但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已,大人注意到最后條件上綴了一個尾巴么?義忠親王世子及其諸子可以和當今皇上諸子一并列入皇位繼承人人選,世子為第一繼承人,若要撤換須得要內閣全體同意,這里邊隱藏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義忠親王肯定會讓湯謬等人中一人入閣,這應該是他給朝廷那邊劃下的底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