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三爵街三府也正式定名,而原來榮寧二府的大門也就改成東西門,平素東門不開,只開西門而居所也主要以老榮國府這邊為主,而老寧國府那邊則大都空閑著,部份用于馮紫英的護衛居住。 踏進府中時,馮紫英才感覺到巨大的變化。 和往日來榮寧二府時比,整個大院的變化不敢說翻天覆地,但也算是脫胎換骨了。 往日榮國府的略顯老舊相比,整個宅院都已經粉刷一新,地面都用了青磚或者赭紅色的石板面。 以往榮國府多用青石板,而且在后期整個榮寧二府多有破損地面,卻因沒銀子而無法更換,許多地方都是坑坑洼洼,或者就用一些碎石渣隨意敷設湊合,但在這一次的修繕粉飾中,整個地面全數進行了維護和整修。 除了保留部分尚好的青石板地面外,略有破損的地段,小處用青磚更換,大處則用赭紅色的石板來覆蓋更換,這樣一來,整個府中原來的冷色調就一下子少了許多,取而代之是暖色調更濃,讓整個府邸都顯得更為生動和融。 不過在墻面仍然是素白為主,屋脊和墻脊也更換了不少,原來一些破損和脫色的脊面都重新修飾,顯得清爽亮麗了不少。 馮紫英沒有問題維護修繕花了多少銀子,這都是鴛鴦在負責,當然,她也需要請示沈宜修和寶釵黛玉二人,大的花銷也都要賬目清晰 ,這一點馮紫英對鴛鴦倒是十分放心。 現在估摸著肯定花費不小,尤其是還涉及到在后邊把榮寧二府大觀園和會芳園打通,把整個水面充分用起來,使得不至于太過狹窄,另外也新添置了一些建筑群落,以便于使得整個府邸里邊的風格完美一致,不至于殘缺不全。 原來兩府之間的那條私巷仍然保留了,但是在臨街那一處被封了起來,同時私巷里也開了幾道門可供兩邊通行,如賈赦外書房后的三層儀門相對處,打通之后,就直通原來賈氏宗祠黑油柵欄處,現在這里也改成了馮氏宗祠了。還 有就是賈政內書房后院墻也打通了一處門,直通寧國府那邊的叢綠堂后,這里可以直抵會芳園的西側沿湖一線。 整個原來的賈赦院和他的外書房都重新裝修之后,成為馮紫英在外院的待客讀書所在,而賈母院經過改造整修則成為馮唐的待客和書房所在。 而大小段氏則用了榮禧堂東面原來王夫人、東小院以及趙周兩個姨娘的院落作為她們的居所。 至于蘇謝二位姨娘則用了原來的王熙鳳和賈璉住的小院與薛姨媽住的客居院,這兩處宅院都緊挨著大觀園不遠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