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行了,鳳姐兒那一句我這個男人算是有情義的,我愛聽。」馮紫英嘴角帶笑,喟然嘆道:「人這一輩子,活著圖什么?圖個有情有義,你們倆都跟了我,我自然不會讓你們一輩子沒著落,雖然限于各種原因沒辦法給你們什么名分,但能做到的,我自然不會吝嗇。」 「那紅玉這邊·····?」王熙鳳瞟了馮紫英一眼,沒想到馮紫英還真的敢夸這個口,還以為會拿捏一番的,這個男人還真有些不一樣。 「看吧,這也得講緣分不是?」馮紫英坦然道:「我承諾過的便不會反悔,這一點馮某人的信譽應該還是有的。」 馮紫英在天津衛逗留了兩日。 見了提前邀約而來的江南商人代表。 南下之事自然是不可能提的,但是詢問一下江南的情況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像翁家、許家、童家、杜家、何家等代表都悄然抵達天津衛,這就是馮紫英的威勢。 如果說以前只是通過開海之略結下的香火緣,但到后來交道日深,北地開海,海通銀莊,再加上東番墾殖,鹽業合作,這些經濟事務,馮紫英雖然從未擔任過戶部、工部這些官員,但是卻始終若有若無的存在于其中,這些商賈們的嗅覺是最靈敏的,自然明白馮紫英的影響力。 馮紫英并沒有和這些商人代表談太深,只是詢問了各家目前在各地的生意情況,也詢問了目前地方官府與他們的關系。 這看起來也很正常,但對馮紫英來說,他需要評估日后一旦大軍從海上經長江進入江南腹地之后,會遭遇一個什么樣的情形。 畢竟江南地方官府目前還是受南京方面控制和影響的,這兩年間凡是不服南京的,基本上都被調換或者辭官隱遁了,而商賈們和地方官府的關系是無法斬斷的,這一點也可以通過他們來了解和試探。 從這些商人代表那里獲得的情況是最直觀的,再結合龍禁尉和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基本上判斷比如在江南某一府州登陸,或者亮明旗號,地方官府和士紳會采取一個什么樣的態度,愿不愿意在后勤糧草物資上予以支持。 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還是比較混亂,可能會有幾種情況。 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就是默不作聲,但是也不愿意亮明態度,除非朝廷大軍表現出極為強勢的勢頭。還有一種就是支持和呼應,這種情況可能就是那種一直支持朝廷但原來不能表明態度的,這種情況也不會少。 還有一種就是南京或者江南三鎮的死忠,這種情況比較少,多半是江南三鎮駐軍所在,或者就是金陵本身所在。 有了這樣一個底兒,馮紫英心里也踏實許多,在義忠親王入繼大統前提不變的情形下,江南三鎮的地方士紳民眾基礎其實比想象的還要差,這對于南下突襲登陸極為有利,哪怕少帶甚至不帶輜重糧草,遭遇困難也能克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