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人,鹽利有多大,誰人不知?”汪文言搓了搓手,“足以讓任何一個家族為之瘋狂了,所以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寧國府的譚家,廣德州的陳家,常州的辜家,湖州的徐家,鎮江的連家,都在本地有不小的勢力,牽一發動全身,動之前,大人需要策劃周全才行。” “嗯,這一點我也有預料,那太和銀莊呢?”馮紫英問及另外一個關鍵。 太和銀莊算是江南金融業中一超四強中四強中的一員。 一超自然是指海通銀莊,四強,萬盛、興達、太和、江南四大銀莊,基本上就算是整個江南金融行業的頂尖了。 這幾家除了海通是面向整個大周,江南這邊只在金陵、蘇州、杭州、寧波、揚州、泉州幾大核心府州有分號,其他幾家都是則深耕江南,在幾乎所有江南經濟較為發達的府州都有分號。 “太和銀莊第二大股東是松江唐家,另外就是徽州丁家和淮安山陽余家并列第三大股東,余家余承先大人應該知曉,原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現在是任兩淮巡鹽御史,丁家的丁德居現在是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鑊 下足功夫的汪文言如數家珍。 “哦,山陽余家,余承先?”馮紫英微微意動,余家的出現倒是讓他有些意外,余承先是戶部尚書黃汝良的同年,也是政治密友,要動太和銀莊的話,還要考慮余家,而且余家在山陽的口碑還算不錯,那么這個太和銀莊的處置,就要把余家一并結合起來的斟酌了。 “對,余承先,其兄余承廣,現在是四川重慶府知府。”汪文言看了看手中資料,“余家一門兩進士,余承廣是元熙三十年進士,余承先是元熙三十三年進士。” “呵呵,這就不是一般的豪強家族了,還算是書香世家了。”馮紫英也清楚現在你很難用單純的豪強和士人來劃分,很多時候兩者相結合,才是最強的。 “大人要這么說也可以,余氏兄弟祖父是舉人出身,但是父親這一輩只有其伯父考中秀才,算是家道中落,但在他們這一輩兩兄弟考中了進士,而起其堂弟余承淵也是舉人出身,現在是廣東韶州府樂昌縣知縣。” 舉人出身在江南是沒法做到知縣這類主官的,都得要進士出身,在山東、北直、山西也比較困難,但在兩廣、云貴川和陜西這些地方則很簡單,河南也沒問題。 “那這一家還真的有些不簡單了,兩進士,一舉人,……”馮紫英點頭示意表示自己知曉了,心里也在醞釀日后要處置太和銀莊時,如何來權衡和綜合各方利益。鑊 “另外就是唐家和丁家,唐家在官面上倒是沒有什么有力的奧援,其家族只有一個旁支子弟考中舉人,現在在山西擔任通判,但唐家的另一姻親就是董家,……”汪文言頓了一頓。 “華亭董家?”馮紫英又覺得頭疼了,華亭董家,就是董其昌家族,而董陸兩家素來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華亭陸家就不簡單了。 “董其昌次子董祖常娶了唐家嫡女。”汪文言言簡意賅,他也知道這個情況肯定讓馮紫英很頭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