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癸字卷 第五百三十六節 指點江山,暢談-《數風流人物》


    第(3/3)頁

    不過反正方從哲他們也不知道,這不過是增強朝廷這幫人的信心罷了。

    「陜西從永隆元年到永隆十年,十年間,幾乎每年都有局部災害,這個局部地區也是指三五個縣以上十個縣以下遭遇歉收的情況,每兩年就是中型災害了,也就是一二十個縣受災,三年必定有一場大災,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縣份受災,五年必定有一場特大災害,也就是遍及七成以上縣份的災害,……」

    「陜西民變演變成民亂,這里邊有很多問題,農田水利設施失修多年,地方官吏和士紳的貪酷橫暴,天老爺不開眼,百姓幾無積蓄,官府賑濟無力紳民貧富懸殊巨大,幾方面都有,……」

    「而每一次出現民變演變成民亂,對朝廷傷害很大,這不僅僅是投入的賑濟和鎮壓的花銷,而在于對整個朝廷威權特別是地方官府的威權傷害很大,……」「我不否認,我一任巡撫時花了不少精力來解決其中問題,多策并舉,甚至用了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看似壓制住了這種局面,但是我不確定能維持多久,「山西情況其實差不多,只不過山西情況略好,民間略富一些,山陜相互影響,一旦再遇大災,可能又是一場烽火燎原,朝廷又會陷入被動,……」

    「與其那樣被動地等待,朝廷不如痛下決心,大手筆投入一回,不說徹底解決山陜的問題,但是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推廣新作物上下大力氣,起碼比你到最后來軍事上花銷投入劃損得多吧?」

    方從哲很清楚北地士人對朝廷看重江南是十分不滿的。

    雖然大體上雙方都還能維持著一種較為和睦的局面,但是北地近二十年來天災不斷,導致民亂紛起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少北地官員一直認為朝廷對于北地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道路交通建設投入不足,影響了北地本來就不太好的農作生產情況,也是導致北地民亂頻繁地方損失慘重的一大原因。

    但從朝廷或者說江南籍官員的角度來看,朝廷每年投入到九邊軍務上的花銷太過巨大,而江南的賦稅高企,已經讓江南難以承受。

    而朝廷賦稅收入就那么多,再要加大被這些方面的投入不現實,要么就只能削減九邊軍務投入,那又面臨著兵變和邊防削弱的風險。

    這就成了一個悖論,不加大投入,北地條件難以改善,更難以抵御天災,民變民亂不斷,朝廷在軍事上開支還要加大,如果削減其他開支又不可能,增加賦稅江南又不答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戶部的借債急劇增長,現在已經超過二千萬。

    這也讓葉方和黃汝良等人夜不能寐。

    馮紫英很理解葉方和黃汝良等人對債務高企的擔心,換一個人也一樣對欠一屁股債感到壓力山大。

    這種抱著古典式財政收支必須要平衡甚至必須要盈余的觀點,也很符合這個時代的人的看法,但馮紫英卻不這么認為。

    「說來說去,方相其實還是對國債和借債的問題感到擔心,擔心還不起這些債務,會導致國家信譽崩潰吧?」馮紫英笑吟吟地道。

    方從哲也早就知道馮紫英對財政的看法自有一套理論,他也很想和對方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一番。

    見方從哲默默點頭,馮紫英自然不會放棄這樣一個良機。

    「……,其實方相可能也隱約清楚,隨著海貿的不斷增長,我們大周境內的白銀正在呈現出一個急劇增長的趨勢,或者換一個簡單的說法,從松江、寧波、泉州、廣州運出的每一船瓷器、絲綢、茶葉、鐵料、布匹抵達呂宋之后,六成換成了白銀,兩成換成了金和銅料,兩成換成了其他如名貴木材和香料這一類的雜貨,……

    如果是海船運到舊港或者滿刺加,情況略有不同,可能會變成三成白銀,四成香料,三成會是火器、名貴木材其他西夷貨物等雜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