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恭喜雨村兄了。」馮紫英對登門而來的賈雨村滿臉笑容,延手示意客人請進。「全賴賢弟你的支持了,愚兄明白,能得此機遇,賢弟可是幫了大忙。」 賈雨村還有些疲倦之色,大概是因為連春假在路上奔波的緣故,但精神卻是格外振奮。 雖說是走運河水路,但是連日跋涉,到京之后就要拜會內閣閣老們,加上七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一個都不能少,一天都得要跑幾處,自然沒個清閑的時候。 朝廷最終調整了安排,李邦華出任通政司通政使,而賈雨村則升任順天府尹。 皆大歡喜,李邦華終于能脫離順天府尹這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的重擔,而賈雨村也是欣然受命。 在他看來順天府尹要比只負責上傳下達潤色修飾公文的通政使強得多,而他本人也更喜歡處理地方上這些具體的政務,這樣讓他感覺有成就感得多。 而且順天府可不比金陵府,就在朝廷眼皮子下邊兒,樣樣事務都牽動朝廷神經,他初來乍到,還得要好生打理。 而馮紫英這個前任順天府丞,或者說就是「代理府尹」,當初在順天府干得極為出色,頗受朝廷諸公的好評,自然就是最好的「導師」。 「雨村兄太客氣了小弟不過就是在方相和齊師以及高大人征求我的意見時如實說明了此番南征能夠迅速解決戰事以及戰事之后的局面穩定問題,金陵府首當其沖,居功至偉揀了雨村兄幾個細節說了說罷了,準確的說,都是實話實說,也沒有添油加醋,······" 馮紫英和賈雨村把臂同行而入。 沒有選擇花廳,而是直接到了原來賈政的書房。 這里是馮紫英現在的外書房,與怡紅院也就是現在靜氣書齋的內書房遙遙相對,也是馮紫英經常見客的地方。 賈雨村也有些感慨。 賈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黯然落地,如果不是馮紫英的庇護,賈家的情況還要更糟糕。 無數人都欲置賈家于死地,昔日有過仇怨的人都在背后使勁兒,但馮紫英納了賈家女以及賈家姻親之女為妾,實際上也就是綁定在了一起,算是幫了賈家承擔了來自各方的壓力。 現在聽說馮紫英還替賈家在明時坊尋了一處大宅安頓賈家人,還收了賈家子弟為學生,提攜扶持他們讀書,幫他們尋覓出路。 從這一點來看,馮紫英做人還是非常厚道的。 哪怕賈雨村自己就是薄情寡義之人,但并不代表他就不欣賞認同厚道人了。老君茶端了上來,氣氛很融洽。 賈雨村也講了接替他擔任金陵知府的崔呈秀。 崔呈秀從大同知府調任金陵知府,看似平調,但是誰都知道金陵知府干上一人肯定升遷,而且稍有成績就能連升兩級,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無數人都覬覦這個位置。 崔呈秀也花了不少心思才算是謀得這個位置,連馮紫英也都幫忙出了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