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不容易才在邊鎮大將中找到一個南人,能不重用么? 何況劉?人家確實打仗勇勐,也有一些功勞,還是武進士出身,也是正宗官二代,人家老爹劉顯在浙江抗倭極有名聲,官至都督。 這等子弟憑什么不用? 在葉向高、方從哲等人眼里,已經是提拔晚了。 “好了,此事不必再提,已成定議咱們就不討論了。”張懷昌擺擺手,“服從大局,現在有個問題,忠惠王該卸任京營節度使,蕭如薰一直在謀求,但朝廷可能不太愿意讓武人出任,有意讓飛白回來兼任,你覺得呢?” 熊廷弼馬上就回京了,接替馮紫英的兵部右侍郎,可要兼任京營節度使又是什么主意? 馮紫英有些不解,原來可沒有這個想法。 “大人,我覺得不合適,飛白兄回來就是接替我的,這一塊事務有多忙您清楚,飛白接手哪里還有精力來管京營,不是憑空制造飛白和蕭如薰的矛盾不滿么?” 張懷昌嘆了一口氣,“那飛白不兼任,誰接任節度使?總不能讓忠惠王一直當著吧,這不合適。” “等禮卿兄回來兼任如何?”馮紫英索性賣袁可立一個好,但他估計有難度。 張懷昌遲疑了一下,搖頭:“恐怕禮卿暫時回來不了,而且回來他也怕難得重用。” 馮紫英沉吟:“山西局面是多方面造成的,恐怕非禮卿兄一人之責。” 山西那邊局面一直時好時壞,內閣諸公很不滿意。 戶部意見尤大,認為陜西局面更糟糕馮紫英不到兩年就解決了,但山西這都多久了,耗費巨大仍然見不到盡頭。 雖然土默特人基本上退出了邊墻,但是豐州白蓮卻有在晉西北一線扎根的跡象,而且也得到了退出邊墻但仍然揮之不去的土默特人策應。 偏頭關到老營堡這一線仍然被豐州白蓮控制著,一句話,雖然已經把豐州白蓮攆到了距離邊墻就是這么百十里地的地帶,但就是再也推進不動了。 這也是袁可立對柴國柱山西鎮最為不滿的原因,認為是柴國柱怯于硬戰,一味講求客觀理由,其實就是內心荏弱,不是大將之材。 柴國柱的理由也很充足,山西鎮在和豐州白蓮以及寇邊的土默特人作戰中損失很大,本身原來就沒有恢復元氣,又遭遇連續作戰不利,加上一直沒有多少補充。 大同宣府都得到了孫紹祖、牛繼宗歸順后舊部補充,可山西鎮卻沒有新血進來,全靠山西本地衛軍來輸血。 可衛軍的戰斗力擺在那里,根本不堪一用,這才導致這種越打越疲,越戰越弱的局面。 加上袁可立和柴國柱有了心結之后,將帥不和,更是配合不夠,所以才拖成這樣。 “劉東?接任的山西鎮差不多就是一個空殼子了,現在我有意抽調一部分原本是要放到東江鎮的西北軍去充實山西鎮,算是幫他重建山西鎮。另外禮卿現在對楊元意見也很大,認為大同鎮距離老營堡一線近在遲尺,卻以大同鎮剛進行整編,軍隊局勢未穩,遲遲不肯出兵協助,甚至彈劾了楊元罔顧大局,導致局面糜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