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嘉謨和王圖終于到了。 來當然不是只是兩人來,隨員一大堆,既有相關的官員吏員,也有他們自己的私人幕僚。 因為江南是新建省,所以馮紫英只是幫他們把衙門地址選好,同時舉薦了部分官吏,另外也就是周嘉謨和王圖自己在京中運作了。 哪朝哪代,哪個地方都一樣,走馬上任,尤其是這種新建衙門,不可避免要塞入自己人。 這期間馮紫英也沒有閑著,一樣動用各種人脈資源,一樣四處用力使勁兒。 陜西那邊潘汝楨調了過來,正式晉位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在江南已經算是僅次于左右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的大員了。 原本馮紫英是很想幫潘汝楨運作上右布政使的,但是力有未逮,潘汝楨資歷的確太淺了一些,升任陜西布政使司右參政都才只有兩年多時間,這升任左參政都還得要使大力氣,更何況這還是從陜西到江南,能做到這一步,馮紫英也盡力了。 潘汝楨在信中也是無比感激,在京中親自拜會了沈薛林三人。 弄得尋常不見外客的沈薛林三人都不得不出面,畢竟人家都是從三品的大員了,如此登門,主家不見不好。 潘汝楨還給三房的幾個子女都專門準備了價值不菲的禮物,真正把馮紫英當成了恩主。 尤其是專門為桐娘準備了一匹來自西域的小馬,只有四尺高,而且性格溫順,只把桐娘喜歡得每天都要去看一遭,視若拱璧。 這些都是京中家里來信提及的。 除了潘汝楨外,馮紫英還將陜西府谷知縣戚素臻也調了過來,出任鳳陽府的同知。 戚素臻在府谷推廣土豆、番薯、玉米種植頗為得力,馮紫英也有意讓鳳陽這個人口和土地大府能夠在這上邊有所作為。 本來是有意要讓戚素臻到滁州或者和州這些小州干個知州的,但是戚素臻不是進士出身,而是舉人出身,這是一大缺陷。 在江南,舉人出身如果要當主官是很難服眾的,所以只能出任同知,但是論層級,反倒是同知是正五品,知州才從五品。 另外耿如杞也向馮紫英舉薦了其在重慶府擔任同知時的下屬,一個正八品的經歷徐國壽,也是舉人出身,但很年輕,這等微末官員,馮紫英也就信手拈來,安排到了揚州府擔任推官。 練國事同樣舉薦了在西安府他的下屬通判向文忠,永隆二年的三甲進士出身,頗為精干,馮紫英也安排到了滁州知州位置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