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癸字卷 第六百一十三節 積極應對,風從后來-《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王之寀是從青檀書院掌院出仕擔任河間知府的。

    他是陜西大荔人,都是北地士人,又有青檀書院這層淵源,所以說起話來也就沒有那么多拘束。

    “心一,我就不瞞你了,我馬上出任河北總督,要負責解決北直和河南幾府的白蓮亂局,河間現在雖然平定下來了,但是說實話我在景州、東光都看了看,滄州的情況也不太好,所以你不能掉以輕心,……”

    王之寀是從河間府府治河間過來的。

    運河縱貫整個河間府,河間府大半重要州縣都在運河邊上,但是河間府的府治河間縣卻在靠近保定府的高陽、蠡縣和真定府的饒陽三府交界處,距離運河很遠。

    “紫英,這一點我也清楚,沿運河一線情況稍好,滄州這邊略差,主要還是民風太彪悍,白蓮教在這邊根基很深,獻縣、肅寧的情況還要糟糕一些,我現在心思都盯著獻縣和肅寧,就把這兩地挨著保定、真定太近,容易出事兒。”

    “任丘也不樂觀吧?”馮紫英問道。

    王之寀苦笑,“能好么?五官淀白洋淀都在那邊,原本水匪湖匪早就被清剿干凈了,可白蓮教一來攪和,立馬又死灰復燃了。”

    “沈陽中屯衛和大同中屯衛的衛軍情況如何?”

    沈陽中屯衛和大同中屯衛聽起來和河間毫無關系,但實際上這是沿襲前明,永樂期間內遷帶哦了河間府,算是兩個雜衛,主要就是屯田衛所,一方面種地,一方面提供一些近似于夫子的衛兵。

    “嘿嘿,紫英,你覺得呢?這兩個內遷過來的破屯衛,能有什么油水?”王之寀一臉嫌棄樣,“虛架子,空殼子,啥都沒有,一兩千老弱病殘,要我說都早就該裁撤了省得占了那么大一塊地。”

    馮紫英忍不住皺眉,心中越發沉重。

    看來之前自己還是樂觀了,以為袁應泰縱然解決不了難局,但是起碼也還能應付著走吧,沒想到現在連河間這種在他印象中應該算不錯的府州都如此棘手,那保定真定以及南三府和河南幾府的情況究竟如何了?

    難道說大家都是藏著掖著瞞著朝廷,實際情況已經爛得不可收拾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可真的是跳進火坑了。

    不至于,不至于,馮紫英默念,把情況想得糟糕一些沒錯,稍微好一點兒就是驚喜了。

    還有王之寀莫不是真的叫苦叫難,免得自己給他施加壓力,讓他幫其他府一把?

    馮紫英揣摩一下,估摸著這種可能更大。

    “心一,咱們就不說其他話了,保定真定比你這邊還要糟糕得多,一旦用兵,你得幫我。”馮紫英毫不客氣地道:“沈陽中屯衛和大同中屯衛兩衛在你河間,兵我不要你出,你得給我準備五千夫子和相關騾馬。”

    一句話就把王之寀給急得跳了起來,“紫英,我上哪里去給你弄五千夫子,還騾馬呢,我自己變牛變馬給你用,行不行?”

    一句話又把馮紫英給逗笑了,“心一,你這是在逗我玩呢?你一個人能扛多少糧草?這一仗打起來,你也不想戰火蔓延到你河間府吧?怎么就這么不講大局,格局這么小?以后怎么上進啊?”

    “紫英,你少給我來這一套,戰火燒到我河間府那你這個河北總督也跑不掉責任,要我出這么多夫子騾馬,我做不到!”王之寀氣哼哼地道。

    “那你說說,能提供多少?”馮紫英本來也就是獅子大開口。

    那沈陽中屯衛和大同中屯衛兩個破屯衛有多少家底兒他還能不知曉,不過就是漫天要價,坐地還價罷了,但河間府肯定要出人出牲口,這是必須的。

    王之寀這才回過味來,這是中了對方的“奸計”,把自己套上了,吭哧了半天才氣哼哼地道:“夫子二千,騾馬五百頭,頂多能出這多。”

    “夫子三千,騾馬八百頭,這一仗還不知道打到什么時候,你總不能看著一直拖延下去吧,我也希望速戰速決,一年內解決戰斗。”馮紫英討價還價:“順天府起碼要比你多出兩倍。”

    “我河間府能和順天府比?”王之寀沒好氣地道:“騾馬六百,夫子二千五,不能再多了。”

    “成交。”馮紫英一口答應,“放心吧,你河間府的功勞,我不會吞沒,該報戶部內閣都要報,到時候該減扣都要減扣。”

    “哼,這是應該的,我們河間府現在本來就糟了戰火,還得要率先垂范替你打頭陣,賈化那里若是不能出上萬夫子五千騾馬,你都偏心了。”

    王之寀也知道順天府尹賈化和馮紫英關系不淺,馮紫英肯定也要在賈化那里去敲一筆。

    “不止這些,順天府要出的力可就多了去了,許多物資他都得要準備,當然,大家待遇都一樣,該減扣都減扣。”馮紫英表態。

    說完了正事兒,馮紫英又和王之寀說了青檀書院那邊的事情,王之寀一走,接掌青檀書院掌院的是陜西芮城老牌士人王紀,這是喬應甲推薦的。

    亓詩教依然擔任山長,但是也在謀求盡快出仕,只不過沒有合適的位置,他的資歷在那里,也不可能隨便安排,所以還只能等著。

    “書院的情形越來越好,不僅僅是北地士人,很多江南湖廣士人都愿意來書院了,西南地區年輕士子更是將青檀書院視為首選,這山長掌院人選可以適當放寬一些。”這一點也是王之寀最為得意的。

    “所以我建議下一任的山長和掌院未必非要我們北地或者湖廣士人,江南士人甚至西南士人、嶺南士人都可以出任,只要資歷和名望夠了,這也顯得我們書院心胸開闊,不拘泥于地域之分。”馮紫英也贊同,“屆時回京之后,我會和齊閣老他們建議。”

    現在青檀書院規模日益擴大,到現在已經形成了東西兩園足以容納千人的規模了,比起最初馮紫英當時去的時候,翻了一倍還有多,而且江南、西南、嶺南這三南士人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北地士人比例逐漸縮小,更趨于平均平衡。

    “哎,恐怕這些事情齊閣老他們暫時沒多少心思來考慮了,這年頭,幾乎沒有一年清靜過,等到這一仗打完你再來說道說道吧。”王之寀也是不無感慨。

    馮紫英也一樣有此感觸,江南巡撫就剛一年,就又來了,一動就是大動,躲都躲不過,當然他也未必想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