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東番的好處已經日益顯現出來,第一大出產仍然是西海岸的鹽,產量直逼長蘆鹽場,而且看這架勢,超過長蘆和兩淮產鹽是遲早的事情。 第二大出產是大木,寧波、漳州、泉州、福州等地的船廠現在基本上都從東番購入大木,甚至連登萊亦有向東番購木的。 第三大出產是黃金,東番山中多溪流,其中沙金沉淀千年,亦有金礦,這一發現極大刺激了移民向山中開發的欲望。 第四大出產是稻米,東番水熱資源好,北部平原開發出來很適合種植稻米,尤甚江南,所以現在這一開發勢頭也很猛。 所以當《今日新聞》源源不斷介紹呂宋、舊港、滿剌加等南洋之地物產時,呂宋因為距離兩廣最近,迅速成為熱點地區,介紹也尤為詳細,金銀銅這等貴金屬的產量尤為刺眼,也成為無數人心想念想的目標。 加之海通銀莊率先在呂宋開設了一個代辦點,也使得商人們可以在呂宋從事經營得到很大方便,也吸引更多的人來內陸拉人頭去呂宋發財。 隨著齊永泰和顧秉謙的到來,討論越發熱烈,尤其是在了解到東部白蓮亂軍已經徹底覆滅,保定、河間局面趨于穩定,大家心態也就更加輕松,都盼望著馮紫英能盡早把中南部的白蓮亂黨剿滅,以期能早一些恢復安寧。 “懷昌呢?”葉向高到的時候,內閣閣臣已經到齊了,但本該是早就到了的兵部尚書張懷昌卻沒有到。 “兵部那邊有急報送到,請他回兵部去看了,估計一會兒就能過來。” 此次內閣廷議主要是討論軍務,涉及到北直平叛,和九邊防務,尤其是遼東局面,從各方面收集來的情報看,建州女真應該在醞釀一場大行動,這場大行動也包括了蒙古人。 “什么急報?哪里送來的?”葉向高有些敏感,立即皺起了眉頭。 “沒說,可能涉及內容較多,所以要請懷昌親自回去一閱。”方從哲還沒有意識到,不過李三才見這么久了張懷昌都還沒有回來,有些緊張起來。 兵部距離內閣這邊不遠,若是尋常軍報,張懷昌就算是要處置,也早該處理完過來了,不可能讓閣臣們都來等他。 見李三才微微色變,葉向高沒有說話,不過堂內氣氛就有些緊張了,李三才勉強笑了笑:“不會是給我們帶一個壞消息來吧?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個好消息,就不能讓我們多高興一陣子?”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