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一個都是糟糕無比的消息,而且最讓他觸目驚心和膽寒的是又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水倒戈和內應呼應,直接導致了諸多關隘的勢如破竹,或者就是里應外合。 這不用猜,都知道又是李永芳的手段。 信使當然能夠理解尚書大人的暴怒,但此時再是多么糟糕的局面,他也不敢隱瞞,事實上他一路奔行而來,從遼東到京師城,換馬不換人,就是要來向兵部稟報清楚,現在遼東局面有多么險惡,請求朝廷立即予以增援。 “大人,卑職從沈陽過來已經有十日了,這期間究竟還有什么變故卑職并無所知,只能將離開之前總兵大人交待的一些情況報告,……” 張懷昌竭力壓制住內心的怒氣和緊張,平抑自己內心的憤恨。 自己好歹也是大風大浪里顛簸過來的,不是沒見過這些場面,但這些破事兒來得委實太不是時候了。 只是好不容易給內閣諸公帶來一些好消息,現在諸公還等著研究軍務,期望著能盡早解決河北事務,再來應對北疆戰事呢,現在可好,蒙古人這邊還只是有異動,遼東就已經出事了。 這一說就是半個時辰,期間內閣那邊已經派人來催,但張懷昌沒有理睬。 “這么說,從已知和覺察到的反叛軍將,至少有七人了,嗯,還都是守備以上的,趙率教帶的好兵啊,李成梁這廝!” 張懷昌已經有些失態了。 這要算起來,也不能完全是趙率教的錯,他才當兩年總兵。 之前是曹文詔,再之前就是馮唐,但時間說起來都不長,略有調整,但大部分都沿襲前任遺留下來的。 而在往前推就是李成梁了,可以說現在遼東鎮武將的基本架構都是李成梁時代打下的,即便是歷任幾任總兵,但時間太短,都沒能改變其根本性的架構。 說來說去還是朝廷的錯! 如果讓馮唐在遼東任上一直擔任總督兼總兵,豈會有今日,甚至上一次遼東之變的禍事? 那個時候其實馮唐已經再開始著手調整了,比如曹文詔和賀人龍就是他帶過去的,毛文龍也是馮唐發掘的。 如果陸陸續續將趙率教、杜松、劉綎、祖氏兄弟這些人以及下邊的武官們慢慢交流到薊鎮、大同、宣府任職,不說絕對不會發生此類事件,但是像現在如此大規模的叛變,是絕對不可能的。 好一個李永芳! 努爾哈赤真把這廝的用處用到了極致! 馮紫英其實也早就和自己提及過對李永芳叛變后的擔憂,哪怕是馮唐離任薊遼總督之后也不斷提及。 上一次遼東之變后,馮紫英也和張懷昌談過。 但是說易行難,遼東從守備到游擊再到參將、副總兵,總數達上百人,你能懷疑誰? 你說調整就調整,難道不會影響整個遼東戰局防務? 趙率教這個總兵官都沒有主動提及,應該說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現在看來沒有太大效果。 很多東西本身也是隱藏在很深處,人家幾十年的交情,你平素交談幾句,或者接觸幾下,就能覺察出來? 都是些老謀深算久經沙場的老賊,豈會因為你隨便試探幾下就能窺測出端倪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