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年后,齊永泰要致仕的話,李三才年齡比齊永泰甚至還要大一歲,也肯定要下才對。 北地士人中兩個退出閣臣,至少也要補上兩個進來,估計崔景榮或者喬應(yīng)甲二人也有可能,但自己三十歲之齡入閣,能行么? 北地士人中資歷比自己深厚同樣官居二品的還有韓爌,未來甚至可能孫居相、王永光這些都可能進入二品,五年后,自己真的爭得贏他們? 就算是齊永泰威望高隆,但是要強推自己得意門生入閣,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涉及到一個官員一輩子的命運,自己進了,也許另外一個人就一輩子都失去了這個機會。 而相對來說,自己才三十之齡,哪怕再拖上三五年,一樣還有大好的機會,這種情形下,能贏得其他重臣們的支持么? “齊師,三五年后,弟子也才三十歲,入閣是否會有些難以服眾?”馮紫英沉吟著道。 “資歷年齡固然是一方面,但我歷來主張唯才是舉,唯績是舉,你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雖說到時候你年齡才三十歲,但是你入仕經(jīng)歷也有十多年了,也又庶吉士和翰林院修撰的資歷,又是從州府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上來的,又多次趕赴最艱難困苦之處救民于水火,若是哪一個還對這些有什么異議的話,我相信不用我說,其他人都會不答應(yīng),……” 這一點齊永泰肯定也是早就考慮過。 馮紫英最大短板就是年齡,若是論資歷,他這十多年經(jīng)歷的職位可不算少,少說也是五六個,并不比有些在某個位置上一坐就是七八年的官員差,甚至正因為他頻頻擢升,也能證明其優(yōu)秀。 “可是在學(xué)生之前尚有許多前輩,只怕都眼巴巴地盼著入閣,若是弟子倉促入閣,會不會引發(fā)咱們北地士人內(nèi)部的紛爭呢?”馮紫英又問道。 “紫英,你能問出這一點來,說明你內(nèi)心無私,要說有沒有紛爭,哪里又沒有?即便是沒有你說的這些,一樣會存在各種紛爭,我們要做的就是坦然面對,有理有據(jù)有節(jié)地處理好,偌大一個朝廷,要想人人都滿意,怎么可能?我們能做的就是讓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可滿意就足夠了。” 齊永泰當(dāng)然清楚要推自己這個門生上位會面對什么,肯定是各種反對阻力乃至攻訐詆毀都會鋪天蓋地而來,那又如何? 自己把李三才按下來推了顧秉謙上位不也一樣?李三才不一樣牢騷滿腹怨氣沖天,那又如何? 官應(yīng)震入閣使得自己與湖廣士人的聯(lián)盟穩(wěn)如泰山,加上顧秉謙任次輔和黃汝良入閣,三方穩(wěn)定的局面任何人都難以撼動,所以關(guān)鍵在于如何管控好局面。 當(dāng)然,齊永泰也深知現(xiàn)在看似穩(wěn)固的局面三五年后未必會一直如此,湯賓尹是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萬統(tǒng)帝現(xiàn)在隱忍蟄伏,肯定不會一直如此,太子之位的爭奪最終還會激化,現(xiàn)在大家都在積蓄力量而已,不過齊永泰有信心控制住局面。 “師尊這般考慮,弟子自然感激,但求朝野安寧,弟子也能安心做事。”馮紫英只能這樣假模假樣的謙遜一番了。 “這些事情都不是你該考慮的,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這三五年間好好把遼東整治好,你任薊遼總督,加掛的右都御史,已經(jīng)是大周朝能給總督加掛職銜的最高位了,之前還從未有過加掛二品職銜的總督,薊遼之事你一人可處之,我只要你誅滅建州,還遼東一個安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