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紫英,你悠著點兒,別的女人也就罷了,那秦氏女什么來頭你很清楚啊,而且他和皇上那邊,還有英太妃,包括顧誠下邊那些人都有往來,存著什么心思,孤不確定,但能游走于這些人之間,不簡單吶?!? 能這么推心置腹地和馮紫英說話的皇室中人,也就只有忠順王了,不過經歷了幾番風波交情之后,忠惠王也加入了進來。 “二位王爺,秦氏我清楚,皇上和英太妃那個時候情濃意濃的恩愛結晶嘛,不過礙于老太上皇的緣故,大家都無法相認罷了,打的什么主意,秦氏也和我說了,這也瞞不住人,不就是覺得我是武勛出身,雖說是個文臣,但有喜歡領軍打仗,萬一還存著心思要學穆家水家那樣封個異姓王呢?開出個世襲罔替的條件,沒準兒我就腦袋一熱信了呢?畢竟這文臣干不了一輩子,哪怕當首輔十年下來也就差不多到頂了,致仕回家,幾年之后影響力也就消減得差不多了,兒孫再要風光,還得要靠讀書,哪里有這王爺代代相傳來得踏實輕松?” 忠順王和忠惠王兩兄弟面面相覷,臉上都是露出震驚之色,“皇上連這個條件都開出來了?” “怎么可能說得這么露骨?我才多大年齡?不過那意思肯定是托秦氏轉達過來了,差不離吧,若是我能撥亂反正,關鍵時候振臂一呼,力挽狂瀾,也許大概沒準兒就有這樣的機會呢?”馮紫英笑吟吟地道。 從馮紫英語氣里忠順王和忠惠王就明白馮紫英根本就沒把這話聽進心里,異姓王,還要世襲罔替,這又不是開國立朝,何況馮紫英還是文臣,怎么可能去上這個當? 倒是忠惠王很實誠:“紫英,別聽這些,皇兄那些話你聽著就好,而且還是托人轉達來的,再說了,他有這個機會么?他現在自顧不暇,為了太子之事成日里愁眉不展,真要做那等事情,哼哼,我看他也沒有那份膽魄?!? 馮紫英也笑了起來,點頭:“還是惠王爺說話耿直,當下的情形,哪里輪得到皇上封王許爵的?不過是畫個餅在哪里引人上鉤罷了?!? 忠順王也微微點頭,“老大一輩子就是那樣,若非四哥遭遇不幸,若不是他身邊那些人推著他走,這皇位什么時候輪得了他來?現在連湯謬朱顧都把他給丟了,武勛們現在也是凋落落魄,他還能有什么機會?看看討好齊相,能不能有點兒可能吧?不過紫英,你給說說,朝里究竟是什么打算,對這太子之位,既不說不行,也不說行,老大的幾個兒子也沒一口封死,壽王福王祿王他們幾兄弟好像也有機會,這不是吊人胃口么?” 馮紫英對內閣的這個策略也有些疑惑,但是齊永泰沒有向其解釋其中原因。 不過他能大略猜測得出來,內閣還是傾向于由永隆帝的子嗣來接替皇位,而萬統帝其實就充當了一個類似于前明景泰帝那樣的角色。 不過永隆帝五個子嗣,選誰也是一個麻煩,但主動權掌握在內閣手中,內閣還可以用這個主動權迫使萬統帝不敢輕舉妄動。 若是早早暴露了意圖,反而可能會導致朝局出現變化,這也是齊永泰不愿輕易表態的原因吧。 “二位王爺,內閣的心思,咱們不好猜度,誰讓咱還不是閣臣呢,或許等到我從遼東回來,滅了建州女真,沒準兒還能去爭一爭大周朝最年輕的閣臣這一個噱頭,現在咱們還是不去考慮那些事兒了?!? 馮紫英樂呵呵地岔開了這個話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