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癸字卷 第六百七十一節 殊死一戰,無可回避(1)-《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伴隨著不斷出現的各部旗幟和軍隊進入長勇堡――武靖營――虎皮驛這一區域,周軍和建州軍的戰事終于向雙方都再不可能退縮的局面演進了。

    努爾哈赤站在武靖營側方的高地上,舉著從沉陽一戰中繳獲的千里鏡仔細的察看著正前方幾里地外正在集結準備發動進攻的周軍。

    不得不說周軍的情形比起三五年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矛兵和刀盾兵規模大幅度縮小,已經徹底變成了輔助兵種,而火銃兵成為當之無愧的步軍助力。

    這從每一次列陣就能看得出來,居中,兩翼,呈線形攻勢,適當的刀盾兵和長矛兵夾在其中,炮隊藏于其后,另外部分騎兵在兩側遠處作為沖擊陣營或者掩護截殺的后備隊,這已經成為周軍作戰的標準配置。

    但是就是這種標準配置建州軍一方也在就清楚,可要擊破或者破解,卻是有些力不從心。

    建州軍的配備基本上是沒有大變的,雖然明知道火器的普及使用使得建州披甲兵的精銳優勢受到了極大削弱,己方卻沒有太好的辦法應對。

    其實奪下沉陽、鐵嶺和安樂州后,建州控制區實際上多了十多萬人的漢人,再加上李永芳以及李永芳收買叛變過來的漢軍旗人馬也有一兩萬人,理論上要組建起一支像樣的火銃兵甚至炮隊完全不是問題了。

    可是讓人遺憾的是李永芳部過來得太早,當時遼東的火器換裝尚未全面展開,所以李永芳部只有不到一千支火銃,反倒是后來投效過來得金玉和、石家兄弟等部火銃兵數量更大,有超過了三千支火銃。

    可問題是周軍的火銃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極大的依賴于后勤保障,專用火藥、銃子以及相關零部件,而且一旦訓練起來損耗很大,需要一支龐大的修配隊伍隨時能夠調換零部件甚至整個火銃。

    雖然這些隊伍叛變過來了,但是后勤保障這一塊一直是掌握在軍鎮上,沒有過來。

    失去了各種保障,特別是對專用火藥的保障,這些火銃就成了雞肋。

    按照大周方面的要求,訓練一直要保持不斷,而他們當時叛變過來時帶來的火藥有限,一旦繼續保持原來在大周那邊時的訓練強度,只怕要不了幾個月就得消耗殆盡。

    而建州這邊實際上也能研制和生產出一些火藥了,但是在威力和雜質殘留等各方面標準上卻沒法和大周那邊相比。

    試用了建州自產的火藥之后,很多火銃要么堵塞炸膛,要么難以清理干凈槍膛而報廢,要么就是射擊精度和距離大大縮水,也包括在彈丸上無法做到原來那樣標準化一致性,這極大地限制了這些火銃兵的發揮,甚至有成為雞肋的局面。

    這也是努爾哈赤最大心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