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火仍然在遼東大地上燃燒。 劉東旸只用了兩天就攻陷了鐵嶺衛城。 或者說建州軍已經失去了堅守城池的信念,至少劉東旸覺得自己還沒有開始真正發動全面進攻,建州軍就主動撤離了鐵嶺衛城。 因為撤離太快,也讓劉東旸沒能堵截住太多建州軍,斬殺俘獲的建州軍士卒不過兩千余人,這個數量也也讓劉東旸很不滿意。 從鐵嶺衛城一路北上,在中固城,建州軍終于組織起了一場像樣的阻擊戰,安費揚古親自率領一萬二千余人建州軍在中固城堅守,雙方圍繞中固城血戰了五日,最終安費揚古不得不退出中固城,退回到安樂州城中去。 在這一戰中周軍損失也不小,尤世祿的薊鎮軍傷亡超過四千人,而劉東旸的遼東軍也有五千余人的傷亡,但是安費揚古逃離中固城時,也只剩下四千余人,損失一樣巨大。 伴隨著中固城的鏖戰的展開,安樂州城中的氣氛也越發緊張。 努爾哈赤內心也是復雜的,安費揚古在中固城能不能擋住周軍意義其實已經不大,就算是能擋住又如何,隨著周軍源源不斷的北上,他們既可以繼續猛攻中固城,也可以從南邊兒走松山堡和靖安堡抵達安樂州城下,還可以走北面慶云堡這一線渡過馬鬃河進攻安樂州。 中固城不是唯一要道,只要周軍兵力不斷集結,他們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對安樂州發起進攻。 守還是走? 赫圖阿拉去不了,就只有去阿兒干山了,但是阿兒干山那邊能容納得了多少人,能養得活多少人? 城中漢人是肯定不會跟著去的,就算是女真八旗這些人,只怕也會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可要守安樂州,守得住么? 鐵嶺衛城都沒守住,安樂州能守得住? 當然你也可以說鐵嶺衛城那時候士氣渙散,兵力尚未集結起來,也可以說中固城太小,安樂州更適合堅守,但要知道一旦安樂州被圍,那就真的是誰都走不了了,趁著現在周軍還在調集集結,還能逃得出去,可以立即出邊墻往北,逃到阿兒干山那邊去。 努爾哈赤不認為安樂州守得住,他也知道族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找各種理由來攻擊拿下安樂州之后就該知足,先行消化掉所得漢人的人口和地盤,不該草率再起戰事了。 甚至也有人提出可否上表大周取消大金國號,繼續保留建州左衛指揮使的身份,退出邊墻外,保留藩屬身份,永鎮邊墻,以求得大周的寬恕。 這些人都在做夢。 都這個時候了,大周連赫圖阿拉都攻陷了,你覺得大周會因為你主動求饒就善罷甘休?換了自己都不可能就此罷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