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遼東的展望的確讓人興奮,尤其是一舉解決掉建州女真這個威脅,還要把東海女真納入管治,這個野心可不小,但對于朝廷諸公來說,這卻是開疆拓土名垂青史的好機會,沒有誰能夠不動心。 日后史書上完全可以記上一筆,在某某等人當(dāng)政期間,國泰民安,向東向北拓土千里,安置民眾數(shù)百萬,萬民敬仰…… 不過這固然讓人心馳神往,但對于諸公來說,還有一道難題,那就是馮紫英的安排。 短時間內(nèi)馮紫英還可以繼續(xù)留守遼東,他本人也是這個意思,要在遼東推進(jìn)一系列的軍政大計,朝廷諸公也樂得繼續(xù)讓他在遼東呆著,但他們也不得不考慮下一步的安排。 今年可以,甚至明年也可以讓馮紫英繼續(xù)在遼東,畢竟總督一任起碼三年,說得過去,但后年呢?總不能一直把馮紫英壓在遼東吧? 回來怎么安排,最起碼也得要安排一個尚書職位,而且怎么看都還覺得有些寒磣了,要說入閣也毫無問題,現(xiàn)在京師城中和江南那些報紙都把馮紫英吹得宛如天人了。 問題是馮紫英太年輕了,就算是后年回來,馮紫英也不到三十歲,就要當(dāng)尚書入閣,這恐怕很多人心里都難以接受。 不讓其回來也說不過去,但讓其回來又沒法安排,這也讓內(nèi)閣諸公都覺得頭疼。就連齊永泰自己都覺得作難。 他當(dāng)然希望自己這個弟子能早日入閣,也能幫自己分擔(dān)一些,但是他同樣也需要顧及到其他人的情緒,尤其是北地和湖廣士人們的感覺,別因為馮紫英讓北地士人內(nèi)部不睦或者和湖廣士人的聯(lián)盟破裂,那就有些不值了。 再說了,馮紫英的確年輕,再晚幾年也一樣說得過去,可總得要給對方安排一個去處才行。 好在還有一年多時間,齊永泰也在考慮這一年多看看朝中七部尚書乃至閣臣中有沒有想要主動致仕的,那樣就能騰出一個像樣的位置,起碼也能對馮紫英有個交代。 就在眾人都在憂心和琢磨馮紫英如果要求回京將如何安排時,馮紫英卻是興致勃勃地開始考慮如何將遼東打造成為下一個山東的宏大規(guī)劃。 馮紫英沒有指望朝廷能在實質(zhì)性的錢糧上給予多少支持,實際上那也不現(xiàn)實。 山陜民亂,河北河南的白蓮戰(zhàn)亂,這幾年里,基本上透支了朝廷財力,再加上這兩年的遼東之戰(zhàn),可以說如果不是黃汝良?xì)椌邞]地謀劃,加上馮紫英的不斷出謀劃策用借貸、國債等手段來籌措資金,戶部早就撐不下去了。 現(xiàn)在好不容易看到遼東的建州之患要告一段落,朝廷的心思要放在賑濟和扶持山陜河北的地方建設(shè)上來了,你突然跳出來說遼東也要支持,這不是要人命么? 所以馮紫英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找朝廷要錢糧這類的支持,他要的只有政策,而這個朝廷從來也不吝于給。 只要局限于遼東,讓你馮紫英去折騰,也省得你琢磨著想要回京不好安排,你有多大本事盡管在遼東使將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