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再等到移民大量進來,這遼東未來還真的可能發展成為第二個山東呢,可比陜西那邊強多了。 賀人龍是陜西人,可知道陜北那邊貧瘠苦寒的滋味兒,遼東這邊氣候差點兒,但是土地卻肥沃太多,而且物產也相當豐富,真的是一處餓不死人的地方。 在賀人龍看來,從前明到現在大周,這遼東愣是沒能發展起來,絕對是一幫庸人誤國,在總督大人才接手多久,就算是加上總督大人父親開始也不過就是六七年,現在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可以說日新月異也不為過。 建州女真為什么就這么毫無征兆的垮掉了,這難道不是總督大人的功勞? 后勤保障解決了,新式火器不斷革新,在迭遭建州女真拉攏收買遼東軍叛變的情況下,依然如推枯拉朽一般就解決了讓朝廷頭疼一二十年的建州女真,賀人龍想不出誰能有總督大人這般天縱奇才。 有時候賀人龍都在想,總督大人怎么就這么奇思妙想再加上雄才大略,讓一個地方如此短暫時間里就如脫胎換骨的變化,不僅僅是地方上,在軍中也是一樣。 看看火器的更新速度,重型火銃,自生火銃,然后還有長管重炮和虎蹲炮,甚至還包括火藥的改良,這一切都讓大周軍不再是以往那種面對游牧騎兵只能疲于防御的情形了。 浮想聯翩之后,賀人龍還是把心思重新放在如何盡早起航南下上。 牛莊這邊封凍已經進入尾期,三月下旬的天氣已經迅速轉暖,但是海冰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凍,所以害的要等。 可問題是京畿有事,登來軍這一部要盡快趕往大沽,現在要走陸路沒有一個月走不到,走海路,三四日即可到大沽,而且士卒也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不像一個月的長途陸路跋涉,沒有兩三日根本休整不過來。 雖然馮紫英的指令中沒有明確說明什么事情,但賀人龍和曹文詔都不在乎。 馮紫英是薊遼總督,而他們雖然是登來鎮,但是是被兵部下令趕赴遼東接手馮紫英全權指揮的,而在薊鎮和遼東兩鎮地盤上,可以任意行動,這是馮紫英的權力。 即便沒有這一點,他們也不在乎。 登來鎮早就被打上了馮字印記,從馮唐到馮紫英,這一點已經沒有人在存疑了,他們和馮家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就算是現在他們想投向其他人,別人也不會相信,更不會接受。 作為馮紫英的嫡系,賀人龍還是約摸知曉一些消息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