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張瑾的“幡然悔悟”和“負荊請罪”,馮紫英當然不會拒絕。 畢竟包括孫承宗、柴恪、崔景榮、韓?這些人都還在旗手衛這幫人控制著,同樣宮禁也還在旗手衛手中,張瑾能“迷途知返”,也是善莫大焉。 不過局面扭轉如此之快,還是讓馮紫英都覺得吃驚,也更堅定了他一定要牢牢抓穩京中駐軍各部的信念。 沒有對軍中駐軍的強大控制力,就沒有一切。 看看萬統帝和內閣現在的悲催局面。 要么可憐地局限于文淵閣大堂里,被幾個小兵卒所約束。 要么就困于宮中,踏不出宮城門半步,號令都送不出來。 旗手衛的歸降猶如滾湯沃雪開了一個頭,立即就讓京中局勢立即明朗化。 宮禁重新控制在手中,萬統帝龜縮于乾清宮中再無聲響。 而五軍營那邊因為楊肇基、賀虎臣和許國業的“反叛”,使得麻承勛根本還來不及騰出手來應對這邊,局面就已經逆轉。 幾乎再沒有扳回來的余地。 城外左良玉和黃得功部經過一夜的急行軍,前鋒已經抵達清河店,并控制了該地所有重要建筑和要隘。 算是為防止宣府軍東進設立起了第一道防線。 坐困愁城,麻承勛在獲知馮紫英進城并且已經勸服了旗手衛重新歸于其控制之后,就坐蠟了。 現在的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繼續進攻楊肇基他們幾部? 還有有意義么? 不說最終結果如何,神樞營和神機營在一旁虎視眈眈,也不允許這種內戰在繼續下去了。 他很果斷地叫停了進攻,但下一步呢? 就這樣裝瘋賣傻,等著褫奪自己官身的官員到來? 麻承勛可不愿意自己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的仕途到此為止。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進京來當這個五軍營大將就是一個最大的失策。 自己根本就不適合京中這種爾虞我詐,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勾當,自己還是該留在邊鎮上老老實實去當自己的邊軍軍頭。 可當時又由不得自己,人家要自己替劉?騰位置,才把自己給弄進京來,自己這會子才想明白這一點已經晚了。 不過麻承勛不認為劉?就有多好的下場。 這城中局面已經明朗化,就算是宣府軍馬上兵臨城下,也未必能一鼓而下,除非自己配合宣府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