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其實也不太看好顧秉謙當這個首輔,但是既然當上去了,哪怕顧秉謙表現的確不佳,他也不太主張就要立即換人。 每一次內閣變動,都會引來朝局的動蕩,對馮紫英來說,這都會耽擱影響做許多事情,需要花很多精力在人事上。 這都兩年過去了,再忍一忍,一屆也許就過去了。 何況顧秉謙的弱勢對自己來說也是好事,自己可以在諸公之間如魚得水,最大限度地將利益最大化。 他一直擔心黃汝良可能會掀桌子,沒想到黃汝良用溫水煮青蛙,逼得顧秉謙要掀桌子了。 改組內閣?把黃汝良清除出去? 可黃汝良是那么容易清除出去的么? 有葉向高和方從哲的支持,有江南士紳的擁戴,即便官應震也都和黃汝良保持著較為默契的合作,喬應甲與黃汝良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哪有那么簡單就能把他攆出內閣的。 黃汝良性格有些執拗,風格也有些激進,加上他和顧秉謙都是江南士人出身,而黃汝良依靠葉方以及大部分江南士紳的支持隱隱壓住了顧秉謙這個首輔,恐怕這就是顧秉謙最難接受的了。 馮紫英覺得顧秉謙甚至可以接受官應震和喬應甲,但是恰恰不能容忍黃汝良。 但為什么要牽扯到易帝? 萬統帝已經成了死狗,縮在宮里不敢吭聲了,把他換了,意義何在? 這也是讓馮紫英有些疑惑不解的。 馮紫英認真揣摩過,顧秉謙可能需要皇帝的支持來加強他這一屆內閣乃至他的首輔位置的正當性,這在齊師去世之后尤為突出。 可官黃二人都是欲取而代之,喬應甲對其也不支持,只有自己算是支持他,但自己年齡資歷原因很難贏得所有北地士人支持,也許正是在這個心理考量下,才讓顧秉謙起了易帝和內閣調整的心思。 可易帝這么簡單么? 怎么來實現? 萬統帝本人是朝中諸公都不會支持的,那么易儲之后,也許顧秉謙會說服萬統帝直接退位將皇位交給張驊,這樣一來顧秉謙的權威將得到加強,而清理掉黃汝良就成為可能。 但顧秉謙肯定還需要另外補入一個取代黃汝良的士人,否則很難讓江南士紳們接受。 這里邊肯定還要經過激烈的博弈才行,但是脈絡卻基本上出來了。 至于為什么不讓萬統帝的世子張騮為太子,馮紫英也在思考,這可能也是考慮到當初內閣堅決反對萬統帝讓自己世子為太子,現在卻又接受,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所以換一個人也就可以說得過去了。 當然,對萬統帝來說,只要是自己的兒子繼位,是不是世子反而沒有那么重要了。 結合著自己的思路,馮紫英也仔細詢問了李桂堂相關的消息,算是八九不離十了。 “張驊的情況我不是太了解,桂保,你說說他的情況。”馮紫英摩挲著下頜,沉聲問道。 “皇上共有四子,其中長子次子皆為皇后所出,三子四子為其他皇妃所出,次子張驊為世子張騮同母兄弟,較世子小三歲,……” 李桂堂顯然也是有所準備,“張驊相較于世子低調許多,而且性格也較為平和,不太喜歡摻和政務,最大的愛好便是喜歡木工器械,平時基本上都是在宅邸中設計和制作各種匠作工藝物件,據說他設計的馬車改良了車廂輪轂之間的架設模式,引入了多重彈簧,極大的改善了舒適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