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官應震彷徨茫然之時,徐光啟已經很快捷地走完了程序,開始宣布投票開始。 到最后官應震也沒有能拿定主意,最終只能黯然嘆息,任由這一干人自由選擇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那條案前的玉瓶和玉盤上。 投入玉瓶,即代表著支持馮鏗,而投入玉盤,則意味著反對或者棄權。 包括馮紫英和顧、官、喬在內的四人都這樣站在一旁,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幕。 無論結果如何,必要的風度還是需要保持的,哪怕結果可能讓人難以接受。 他們需要觀察每一個人的動向,第一時間了解到風向走勢,哪怕他們現在已經無力改變結果,而后徐光啟的宣布也會進一步證實結果。 第一個走向玉瓶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韓爌,他投了反對或者棄權票,玉盤里多了一枚玉圭。 這在預料之中。 緊接著就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楊漣,這個剛直不阿的湖廣士人,在湖廣士人中的地位僅次于官應震和柴恪,還在熊廷弼、楊鶴和郭正域之前。 楊漣同樣投了反對或者棄權票。 顧秉謙和喬應甲心里都稍微松了一口氣。 韓爌沒投馮紫英很正常,他是喬應甲最鐵桿的盟友,絕無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支持馮紫英,哪怕他和馮紫英關系也不錯。 楊漣也投了反對票或棄權票,他是湖廣士人重要一員,也許他能代表湖廣士人的態度? 但隨即而來的打擊接踵而至。 左副都御史傅試投出支持票不意外,而隨后右副都御使左光斗卻也投出了支持票。 目光齊聚在了左光斗身上,但是左光斗卻泰然自若,施施然走回到了原位,完全無視了顧秉謙幾欲暴怒的目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