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湖廣士人的商談進行得很順利。 官應震和柴恪提出了很多具體實際的內容,馮紫英也都一一作了解答。 當然更多的需要在馮紫英拿出更為詳盡的施政計劃之后,才能一覽馮紫英這一屆內閣的想法,但柴恪很看好。 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馮紫英和顧秉謙那邊的接觸卻沒有多大進展。 不是顧秉謙不配合支持,事實上顧秉謙很支持配合,關鍵在于顧秉謙如馮紫英所預料的那樣,失去了對江南士人群體的控制力。 李邦華、朱國禎在顧秉謙失敗之后,立即就和顧秉謙分道揚鑣了,這一點甚至顧秉謙自己都清楚,也沒有向馮紫英隱瞞,他對江南士人的影響力迅速大幅度衰退,可以說朝中江南重臣,他能影響到的已經沒兩個了。 江南士人的分崩離析讓馮紫英心中都震動感嘆,這就是因為地域聯系而維系起來的士人群體,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理念原則和利益導向,這種群體一遇到重大挫折便會分裂和崩塌,但現在對自己來說并非壞事。 像何士晉、陳于廷、孫慎行這些不曾支持自己的江南重臣,都還是能做事的,只不過限于當時的局面,沒有投票支持自己,可和李邦華、朱國禎相比,這些人反而是可以拉攏和吸聚的。 有潘汝楨和傅試這種示范,左光斗、張鼐以及陸彥章、董其昌這些江南士人更是改弦易轍,沒有理由何士晉這些人還要死抱著某些觀念不放,識時務者為俊杰。 但因為江南士人群體的崩散,馮紫英要想和這個群體打交道,還得要多番分頭來接觸。 這就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了,不過馮紫英也不著急。 在左光斗和松江幫已經表露出了合作支持的意愿時,其余人放一放未必是壞事。 和北地士人談判反而是成了最艱難的一戰。 這讓馮紫英自己都覺得好笑。 自己本來就是北地士人中堅力量,更是北地青年士子中的領袖人物,可要和北地士人中老一輩領袖打交道,反而還阻礙重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