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著門外洶涌如怒潮般的吶喊呼號,馮紫英之前和汪文言商量的對策似乎都有些多余了。 這毛承祿倒是一個妙人,大明其道地就當著京師民眾和邊鎮士卒的面兒把話喊響了,不信任那幫文臣,也不相信作為首輔的馮紫英能斗得過那幫文臣,首輔護不住武人。 只有皇帝才能護得住武人,就這么簡單一個道理。 只有馮紫英當上皇帝,武人才能擁有和文臣抗衡的法統體例。 至于說當今宣順皇上,那是個什么玩意兒?人嫌狗厭,誰把他打上個眼了? 連京師城里民眾都能隨意調侃宣順皇帝的事兒,那也能叫皇帝? 站在門內的馮紫英和汪文言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出去。 是再拖一拖,還是就這么走出去?或者讓武人們涌進來“強行”把自己“護送”出去? 馮紫英略作思索,就搖了搖頭,不再猶豫,徑直走了出去。 既然商量好的對策不好用,那就隨機應變吧。 本來這種情形誰也沒遇見過,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想那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的時候,多半和自己這種情形也差不多,就算是早有一些準備,但是在具體細節上,只怕也未必都是絲絲入扣有條不紊地,誰也不能預料到這中間會出現什么樣的變故,還不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一應對? 這坐天下的事兒哪有那么容易的? 看著滿臉“病容”,還有些“憔悴”,但精神尚好的馮紫英從門內走出來,馮佑立即讓到了一邊。 馮紫英坦然走出,站定,“承祿,何故如此?” 毛承祿、耿繼茂、尚學禮以及劉興祚幾人都是福至心靈不約而同齊刷刷地跪下,而身后的士卒們也在劉興治的帶領下,緊跟著都全數跪下,嚇得周圍的老百姓一時間不明所以,也只能跟著跪下,時間整個馮府外,三爵街內,竟然成了一片黑壓壓的跪拜之態, “首輔不出,奈蒼生何?”站在巷尾一名茶樓說書人看到這一幕,一邊跪下,一邊忍不住慨然嘆道:“天命所歸啊!” “若是首輔大人不肯應末將的懇請,那末將和這幾千將士,就只有跪死在這門前了,……” 毛承祿泣血聲聲的懇請讓人無不“淚目”。 馮紫英也不得不承認這家伙很有點兒表演天賦,但是這種場景不能久演,共情的高潮素來很短,一旦冷卻下來,很多東西就會讓人起疑。 “承祿,何須如此?內閣諸公和重臣們……” 馮紫英的溫言立即被毛承祿一旁的耿繼茂打斷,只見這廝連連猛磕幾個頭,把把地下青磚撞得砰砰作響,然后抬起頭來宏聲道:“首輔大人,請您不必再做推辭之言,內閣和重臣們若是會關心我們武人死活,那我等也不需要不遠千里進京來求救了,到這等時候,若是首輔大人還不能就我等一命,我們幾十萬邊軍就只能餓死在那荒郊野嶺,做那孤魂野鬼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