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七節 渠成,運籌帷幄-《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群輔,也就是其他閣臣,選擇了徐光啟、練國事。

      實際上相當于增補了一名,也就是練國事入閣。

      四個閣臣其實是不適合的,按照馮紫英的預定也應該是五人,但考慮到未來樞密院的設立,將會由武人擔任樞密院的樞密使,而樞密使則要入內閣擔任閣臣,同樣也要受首輔制約,所以預留了一個名額。

      這也是馮紫英與崔景榮、柴恪、徐光啟、練國事以及自己老爹幾番商議下來得出的一個妥協性方案。

      既要穩定武人的情緒,給他們一個說法保證,這也算是自己的基本盤,又要平衡文臣們那邊的態度,怎樣制約武人,那么就兩邊都需要做出讓步。

      安排一名武人入內閣,對武人來說已然是一個天大的恩賜了,這在之前已經是想都沒想過的好事了。

      當然有一點武人們可能有所忽略,那就是武人擔任樞密使,入內閣成為群輔,卻仍然要服從內閣的統一調度,這相當于因為武人安上了一個籠頭。

      但不管怎么說,在武人們看來,這已經是一個他們爭取來的巨大進展了,可喜可賀。

      至于說誰來大人樞密使,這馮紫英還在考慮當中。

      尤世功和曹文詔,以及毛文龍和劉東旸都在候選人之列。

      相較之下,毛文龍和劉東旸競爭力弱了一點,毛文龍剛當上遼東總兵不久,哪怕是在軍中的威信都還不足,而劉東旸雖然能打仗,但是他的寧夏反叛經歷讓文臣們極為抵觸,所以哪怕馮紫英不太在意這一點,但是也算是一個短板了。

      

      尤世功和曹文詔兩個人就真的是勢均力敵了。

      一個是馮唐在榆林時一手舉薦起來的,一個則是馮唐從大同帶出來的,論資歷,論戰功,論威望,二人都不相上下,正因為如此,才讓馮紫英都覺得頭疼。

      好在擺在面前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誰當樞密使,那么另外一個人就能成為對蒙古一戰的大軍統帥。

      這同樣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位置,甚至能夠名垂青史,比起當樞密使來,可謂不遑多讓,要知道只要對蒙古一戰功成,這主帥回來,遲早也是要安排一任樞密使位置的,無外乎這大華朝第一任樞密使這個稱謂顯得有些唯一性罷了,畢竟是首任。

      在這兩個位置的選擇上,估計尤世功和曹文詔其實都更傾向于選擇當征伐蒙古大軍的統帥,對武人來說,打仗才是最具誘惑力的,而為官反而沒那么有吸引力。

      只不過樞密使這個位置基本上是代表著武人的巔峰,也需要為軍隊爭取利益,這一個位置也不容許文人插手。

      都察院左都御史選擇了楊漣,也算是眾望所歸。

      楊漣性子剛直,就算是韓爌也壓不住,而他能與柴恪等人達成一致,主動輸誠新朝,在馮紫英看來已經是極為難得了,那么自己肯定也要有所回報了。

      右都御史則讓原大理寺卿曹于汴出任,這也是一個最早輸誠的北地文人,而且和韓爌、孫居相他們關系不睦,這也是馮紫英讓其擔任右都御史的一個主因。

      吏部尚書由王永光來出任。

      這也是一個妥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