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子騰這個時候登門去見薛寶釵,雖說他們是舅舅和外甥女的關系,但以往卻沒有這么正式往來過,更多的還是通過薛姨媽,但這一次卻不一樣,甚至連晴雯都能感覺到里邊隱藏著的深意。 按照兼祧的說法,三房都是嫡傳。 沈宜修最先入馮府,但可惜所生頭胎是女兒,迎春和岫煙雖然生了兒子,卻是庶出,反倒是寶釵最先生下嫡子,若是要從嫡長子的角度來說,寶釵所生的宏郎才是嫡長子。 原來都沒有覺得什么,覺得三房各是各的子嗣,都是嫡子,沈宜修所生子是長房嫡子,寶釵所生子為二房嫡子,黛玉所生子為三房嫡子,各得其所,可現在馮紫英卻走上了稱帝的道路,而且還成功了,這一下子就給后宅帶來的難題,而且這道難題還是無解的難題。 這涉及到三女的身份,誰將為皇后? 照理說沈宜修是長房,而且最先入馮家,她是理所當然為后,但馮紫英之父馮唐本來就是三房,兼祧長房二房,那么現在馮紫英為帝了,他的帝位是傳長房二房還是三房,從馮唐的角度,肯定更傾向于三房,那么這林黛玉就該為后。 如果說馮紫英想要避免引發紛爭,不立皇后,如元熙帝和永隆帝后期一樣,大不了設皇貴妃,一律平等,但這里邊一樣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誰日后為太子? 按照嫡長子的繼承制度,那這太子之位就該是薛寶釵之子,這對于沈宜修和林黛玉之子來說,公平么? 沈林兩邊會認可,她們的利益攸關者會答應么? 馮府里的女人們都不傻,在馮紫英身份發生變化時,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就要往這日后更長遠的事情想,當馮紫英帝位隨著這幾日輿論、士人和地方上的擁戴而日益穩固時,這些問題就越發成為整個馮宅里的焦點問題了。 所有人都能想得到這些問題,除了還懵懂無知的孩童們,但卻沒有人敢提起這個問題,弄不好就是挑撥離間,擾亂后宮,當亂棍打死。 沈宜修很不喜歡這種氛圍,但是卻又無力改變。 連素來不屑于和馮家這邊多聯系的老爹以及弟弟都對這個情況格外關注,也足以說明這件事情的影響巨大和敏感性。 有些時候不是你不愿見到這種場面就能避免的,你身邊還有這么多人,以及你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子女考慮,那沈宜修自己內心的想法來說,如果能夠有一個公平的解決方案,她最贊同。 她既不希望因為這種事情而鬧得怨冤不解,也不愿意誰在里邊利用什么手段來謀取什么,當然,她也一樣不愿意因為這樁事兒而委屈自己,可要做到這里里外外都“公平”,談何容易? 這三房兼祧本來就是一個稀奇事兒,又涉及到這未來皇嗣延續的情況,誰敢輕易對此表態? 就算是馮紫英本人也不得不慎重考慮這里邊的利弊得失,以及做出某項決定可能會帶來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