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大結局(感謝三年來一直支持的各位兄弟姐妹們,老瑞鞠躬致謝!)-《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當元老院和國民代表會議將聯合商議《帝國皇位繼承法》的風聲傳出來時,宮里人就知道恐怕自己枕邊人要決定確定太子人選了。

    至于說要制定一部法律來確立太子人選,無論是沈薛林三女還是探春、湘云諸女都不屑一顧。

    對枕邊人太了解了,這等所謂法律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或者說幌子,或許再下一任太子和皇帝可能會用這個法律來確定,但是這一任卻是絕無可能的,如果有,那也該是枕邊人的有意為之。

    但諸女卻都有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質疑。

    朝廷議政,哪里輪得到宮禁里來置喙?

    且不說都察院虎視眈眈,便是枕邊人也不會允許,甚至可能適得其反,讓自己兒子遭殃。

    和《帝國皇位繼承法》一起傳出風聲的還有《海外領地法》,按照《今日觀察》所提及的,在東海以東萬里之外,當有新大陸,在南洋以南萬里之外,亦有新大陸,定名為東大陸和南大陸,已經有西夷人涉足,現在該是鼓勵帝國民眾進一步深入將這些土地納入帝國的時候了。

    而東大陸早在大觀十二年就已經被證明了沿著苦兀一線向北,經過一連串的冰封島嶼和陸地,越過一道浮冰漫漫的海峽,應該就是所謂的東大陸了。

    從大觀十五年開始,就陸續有山陜商會、洞庭商會、安福商會、龍游商會、粵廣商會、遼東商會等商幫資助的冒險隊開始沿著蝦夷、苦兀這一線向北,貼著海岸線進行探險。

    大觀二十二年夏,終于有探險隊從東大陸返回,證明沿著海岸線越過那個被定名為浮冰海峽之后一直沿著海岸線向南,繞過一個半島和幾個島嶼,一路向南,可以抵達一個氣候溫和,類似于遼東和山東的區域,再往南甚至可能更溫暖,但是探險隊沒有能再往南,而是在一處港灣落腳,并開始返程。

    當時的馮紫英仔細審查了探險隊帶回來的物種和所測繪的地圖,初步判斷探險隊應該是到了溫哥華一袋,再往南就該是海岸山脈一直到舊金山了。

    在確定了北美大陸的西面尚未被歐洲殖民者控制之后,馮紫英發布了著名的《新大陸開拓條例》,積極鼓勵所有人都參與對新大陸的探險,并由帝國出臺獎勵政策,在資金、政策、保險等方面予以鼓勵。

    大觀二十八年秋,來自遼東商會和洞庭商會的聯合探險隊終于抵達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峽,與佛郎機人的勢力范圍開始接壤,意味著對整個美洲大陸的探險進入一個新階段。

    想到肥沃廣褒的美洲大陸終于在自己眼前展開,馮紫英心中也終于放下一塊石頭。

    皇位之爭很快就要告一段落,而蒸汽機的研發也進入了實用階段,蒸汽船已經出現,當然現在還是明輪,但改進為螺旋槳并不復雜,馮紫英估計三五年內就會開始大規模運用于遠洋航行上。

    如果成熟的船用蒸汽機真的能在未來三五年里進入全面實用化階段,那么橫渡太平洋將不再是一道能困擾的難題。

    也許這可以是自己為諸多兒子們提供一個有意開拓版圖建立新帝國的機會?

    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都已經在美洲大陸開始動作,帝國當然不能落后于人,現在北美大陸的中西部廣大地區都還是無人問津,這是人口日益增長,帶來壓力越來越大的帝國的機會。

    后世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的這一區域現在還是荒無人煙,也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再往南,很多地方實際上比起帝國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條件都還要好很多了,沒有理由帝國不去控制這一區域。

    橫跨一個太平洋,馮紫英也不確定現在大舉移民是不是一個好主意,就算汽船大規模使用能解決橫跨太平洋的問題,但是長距離帶來的離心傾向是不可避免的,英國人的北美十三州變成美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馮紫英對這一點卻不在意,不管怎么說,同種同族的華人能在北美大陸上占據一方都是好事,和西方人平分秋色,東邊歸他們,西面歸帝國,這應該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馮紫英想到和歐洲人在南洋打,下一步肯定還會在新大陸上打,就覺得似乎自己天生就是要和歐洲人過意不去的,這大概就是自己穿越而來的宿命吧。

    不過現在南大陸還應該沒有被西方殖民者發現,這是帝國最好的機會,東大陸或許只能平分秋色,但在南大陸,也就是澳洲大陸,沒有理由不獨享。

    這十多年來,帝國解決了蒙古問題之后,對北面的開拓進一步加大了力度,但是北海(東西伯利亞)、北庭(中西伯利亞)兩個特別總督區面積實在太大了,而且氣候惡劣,極大地限制了帝國對北部區域的開拓。

    遼北省(黑龍江以北沿海邊疆區直到勘察加半島)條件已經夠惡劣了,但北海和北庭更甚。

    無論帝國出臺多少政策,給于多少扶持,這兩大特別總督區人口增長極其緩慢,遠不及西域和南洋人口增速。

    截止到大觀二十七年,北庭特別總督區遷入人口不到二十萬,即便是加上本地土著和混居后出生的人口,該區域人口也不到五十萬,北海特別總督區人情況也差不多,大概在四十萬左右。

    而新設的西疆省人口從大觀十五年設省之后的十年,就遷入人口超過四十萬,尤其是河西走廊馬拉鐵路一段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推動了人口遷移和物資補給難題的解決。

    南洋的情況更為良好,大觀十八年到大觀二十七年,九年間,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省遷入人口超過九十萬,平均每年遷入人口超過十萬,最瘋狂的是大觀二十一年,一年遷入人口十八萬,平均每天都有超過五條移民船在前往南洋的海上。

    目前整個南洋加上大觀十八年眼前陸續遷入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百六十萬,但這遠遠不是盡頭,目前南洋依然急需大量人口,每年從內地前往南洋發財謀生和遷居創業的人口依然保持在十二萬左右,和每年去北海、北庭兩個特別總督區相比不足萬人,到西疆不到三萬人相比,算是相當成功的了。

    “君豫,怎么了,不想干了?朕都還沒說撂挑子呢,你就不想干了?”把《帝國皇位繼承法》和《海外領地法》兩冊初稿放在御案上,馮紫英安詳惜靠在椅背上,笑瞇瞇地道:“咱們君臣相得,合作二十多年了你想先撂挑子,這可不厚道啊。”

    “皇上,臣不年輕了,身體經不起了。”練國事鄭重其事地道:“臣打算盡快讓瑤草接手,也該他了,他比臣年輕十歲,干兩任也可以安心退下來,接下來就該其他年輕人了。”

    馮紫英算了算,差不多,馬士英比練國事的確小接近十歲,身體狀況也很好,干十年問題不大,接下來是誰,不太好說,練國事估計也不會給建議,但盧象升、陳子龍這批人應該要位列其中了。

    “至于皇上您沒撂挑子,是你自己的原因,誰讓您一直不定太子呢?臣可是早就找好了接班人了,所以臣可以心安理得地下去休息休息了。”

    只有君臣二人,練國事也很放得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