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盧安,我失戀了-《我的1991》
第(2/3)頁
盧安手忙腳忙,頭也未抬:“是呢。”
中年人打量一番他的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舊衣服,一雙地攤上最廉價的休閑鞋,稍后問:
“你這又讀書又養家,應該很辛苦吧?”
盧安笑著回應:“還算好,承蒙你們的照顧,能勉糊弄下去。”
中年人沒再說話,先是觀看了會他的修車技術,爾后想起什么,又伸手拿過他的歷史書,翻幾頁夸贊道:“你這字寫得很好,一看就是有專門練過,跟誰學的?”
母親曾跟外公學過國畫,而國畫經常有題字題詞,一手好的書法非常重要,這導致他小時候被母親強迫著練出了一手好字。
不論是鋼筆字,還是毛筆字,一生的積累,不敢說是書法大家,但見了它的人,總要忍不住夸幾句。
盧安說:“先生好眼力,跟母親學過。”
聽到這,中年人識趣地不再問了,一個有著如此修養的母親,她的兒子卻要淪落街頭擺攤討生計,想來其家里肯定是遭了變故。
盧安手藝好,換后閘很快,沒多久就弄好了。
中年男人試了試,感覺很不錯,從兜里找出5元錢給他:
“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修車技術,了不得,回頭我把我愛人那輛自行車扛過來,你幫我看看。”
得咧,剛才這一番交流沒白費,很顯然人家起了同情心。
盧安把錢揣兜里,試探問:“什么牌子的車?是哪里壞了?”
中年男人說:“飛鴿牌女式自行車,前輪鋼圈歪了,變形了。”
盧安心想有可能要換,看來得跟大堂叔打個電話過去,要他給自己送一點常用鋼圈等零部件過來才行。
之所以要麻煩大堂叔,是因為其在城西混跡30多年,跟自行車廠熟悉,經常能走后門弄到一些好東西,有些是成本價,有些是友情價,有些人家干脆送他。
這也是堂叔敢夸海口說一天擺攤兩小時,卻能每月掙400以上的緣由所在,因為很多零部件不需要本錢嘛。
盧安熱情招呼:“行,叔你有時間了就送過來我看看。”
中年人臨走前問:“你是周末擺攤,明天在的,對吧?”
盧安說:“在的,周五放學后就都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