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臨武君大驚,問道:“您這是?” “這些年來啊,我沉迷于學問,卻沒有將自己學到的用在實踐上,我去趙國,方才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仁義。有的人鉆研了幾十年關于仁義的道理,卻不曾做出過什么仁義的事情,也有人從沒有捧起過關于仁義的竹簡,事事卻都能透露出他的仁義來。仁義并不是要通過言語,而是要通過自己的行為,我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如今的將領們像驅使牲畜那樣的對待士卒,像對待敵人那樣的兇惡的對待他們,對失去抵抗力的俘虜也沒有半點的憐憫之心,不想著百姓的安危,只想著自己的富貴。” “若是您沒有對士卒們的愧疚,沒有對家人的歉意,沒有因為贖罪而赴死的勇氣,我是不會幫助您的,如今您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也愿意去改正,我想讓世間多出幾個能夠在意他人的將軍,我想要救下您。” “楚王沒有因為您的過錯而懲罰您的家人,看來他也不是個殘暴的君主,我去楚國勸勸他,或許能免除了您的死罪。”,荀子撫摸著胡須,認真著說道。 臨武君站在原地,呆滯了許久。 方才猛地朝著荀子俯身長拜。 ............ 卿秦的父親,曾是樂毅的副將,跟隨樂毅,討伐齊國,立下了無數的軍功。可是,并沒有人因為這點而看重他,燕王也不曾獎賞他,無論他殺死了多少的敵人,攻破了多少的城池,這功勞最后都是樂毅將軍的,他的父親,什么都不是。好不容易熬到樂毅離去,卿秦的父親還沒有來得及高興,騎劫就來了。 齊國大敗燕國,騎劫身死,而卿秦的父親也被問罪,功勞沒有分到,這罪過卻沒有半點落下。 卿秦的父親在臨死之前,拉著卿秦的說,告訴他,寧愿當個伍長,也不要當副將。 卿秦進入軍隊,討伐胡人,立下了赫赫戰功,不到三十,便已經成為了燕國的將軍。可是,卿秦還沒有來得及高興,樂間就來了,樂間沒有任何的功勞,但是他是樂毅的兒子,為了能將樂毅重新帶回燕國,燕王封樂間為昌國君,繼承了他父親的爵位,于是乎,卿秦就成為了樂間的副將。 可是直到今天,卿秦方才明白,父親為什么那么的厭惡副將這個位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