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撿到一只始皇帝》
第(1/3)頁
趙國,涉城至路城的大道。
天氣依舊寒冷,連路水都結了冰,散發出陣陣的寒氣來,路城的商賈極多,故而這里的道路相比趙國其他地方,也是寬敞了很多,沒有密林遮掩,也沒有什么適合布置伏兵的地點,光禿禿的道路上,狂風能夠精準的擊中每一位行軍的趙國士卒,將士們低著頭,冒著狂風,一步一步的前進。
田約和李牧按著趙括的軍令,一前一后,形成了兩股軍團,朝著路城的方向逼近。
路城是從邯鄲郡通往長子的重要城池,也是趙國進軍上黨的中間樞紐,戰略意義極大,趙括給與的軍令,是試探性的進攻,而不是大舉攻上,因而,他們的行軍速度極慢,派去的斥候也很多,他們在趕到路城之后,還是要等待趙括的軍令,才能發動下一步的進攻。
李牧與田約的行軍風格,天差地別。
田約行軍隊列中并沒有騎士的存在,他將所有的騎士都派遣出去,作為斥候,以戰車開道,士卒在身后跟隨,若是遭遇到伏擊,在這樣的平原上,戰車能抵御敵人的沖鋒,也不會被步卒擋主,可以直接參與廝殺,全軍組成了錐形陣,必要的時候,后續步卒能直接散開,從三線選擇防守或進攻。
他本身則是坐鎮中軍,也不乘戎車,只是騎著駿馬。
而李牧則是將戰車放在了中軍兩側,騎士在戰車兩翼巡視,全軍方方正正的,田約多次來勸他,若是遭遇到緊急情況,這樣的陣型很容易造成混亂的局面,可是李牧并不聽,年輕人有屬于他自己的傲氣,尤其是跟隨廉頗將軍親自參與了那么多戰役之后,整個人也漸漸樹立起了自信心。
他是直接坐鎮在前鋒部隊之后,乘著戎車,時刻聽著斥候來稟告各地的情況。
當大軍來到了路水沿岸的時候,田約部忽然停止了進軍,全軍頓時做出了備戰狀態。而李牧的前鋒部隊與田約保持著五里的距離,當田約停軍之后,李牧也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不過,他并沒有命令停軍,全軍繼續朝著田約部靠攏,田約的斥候飛快的朝著李牧這里沖了過來。
“李牧將軍!!我部在前方遭遇秦人!數量不明,即將交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