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撿到一只始皇帝》
第(2/3)頁
好事成雙,在李冰完成了蜀郡的大工程之后,秦王令他前來咸陽,接受賞賜。
趙括也看到了這位被巴蜀百姓一直祭拜的賢人,李冰很高大,可是卻異常的消瘦,渾身黝黑,看起來就像是一位咸陽城里的老農,他話語不多,從外表看起來有些憨厚,待人也很有禮貌。他來拜訪趙括,卻是因為《馬服書》的緣故,趙括邀請他進院,又令人宰羊款待。
“武成君...不必如此?!?,李冰面對趙括這異常的熱情,也是有些驚訝,他只是一個地方的郡守,論爵位,他也不過是右更,遠不如武成君,他不知道武成君為何對自己如此的恭敬。趙括搖著頭,認真的說道:“我聽聞:身為將領的人,帶著精銳的士卒擊敗敵人,后人會贊嘆他的勇武。”
“身為國相的人,治理國家,讓百姓過上的好日子,后人會贊嘆他的智慧?!?
“而像您這樣的人,辦水利,使得一個地區數千年因此受益,后人是一定會祭拜您,感謝您的恩德...我真希望天下能多出幾個像您這樣的人。”
“您過譽了,我修建的水渠,能讓一個郡的百姓受益百年,而您的《馬服書》,則是可以讓全天下的百姓因此而受益千年,我從不曾見過您這樣的人,我常常通宵去讀您的著作,這讓我受益匪淺,您在書里所提到的那些政策,您的考成法,一條鞭法,屯田法...我從不曾聽說誰能想出如此多的制度...我有很多想要跟您請教的地方。”
趙括苦笑著,自己哪里是提出這些政策啊,他不過是將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改革全部都說了出來而已,從漢代的輕徭薄賦,到后來的各項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他所能想到的,全部都寫了出來,若不是韓非,他根本都不能將這些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只因為太過混亂。
還是韓非將他平日里所說的言行與他想到的政策結合起來,方才形成了一個勉強能看的政策體系,雖說漏洞百出,也不合時宜,但是如果在將來不被焚毀的話,應該還是能有些作用的吧。中國的封建王朝,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的一個過程,在明清時達到了最頂峰。
而趙括的馬服書,可以說是在哪個朝代都不過時,等到戰爭結束了,人們就會驚訝的發現,這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適合如今,等到豪強并起,他們就會發現這遷徙地方豪強,遏制他們發展的政策還挺適合如今的,等到世家門閥為患,他們就會發現這科舉制還可以用...趙括如此想著,不知又想到了什么,忽然將在院落里玩耍的趙政叫了過來。
難得今天荀子要跟公孫龍去游歷秦國各地,趙政有了假日,看到父親叫自己,他不情不愿的走到了他的面前,又朝著那個面色黝黑的官行禮拜見,李冰笑瞇瞇的看著他,說道:“這位就是您的兒子?比我的兒子要年幼很多..”,趙括板著臉,認真的對趙政說道:“書籍是很有用的東西,不該被焚毀?!?
“父親?我沒有燒書啊!??!”,趙政茫然的瞪大了雙眼,委屈的說道。
“我知道,以后也不許這么做?!?
“嗯...”
“好了,去玩吧?!?
趙政這才蹦蹦跳跳的離開了。
李冰也不明白,為什么武成君跟自己聊著聊著,就將兒子叫來,莫名其妙的吩咐了一句,就讓他離開了。李冰又問起了一些先進的制度,包括趙括曾提出的遷徙豪強制度,遷徙豪強,是西漢所普遍采取的一種辦法,在當時,地方豪強并起,他們占據大量的土地,欺壓當地的百姓...
當然,秦國是不存在豪強的...秦國的豪強,那都是擁有爵位的將士,他們拿軍功換來了土地,家臣??墒撬麄円膊桓艺f欺壓百姓,兼并土地,這在秦國是重罪,別說是有三四級爵位的將士,就算是應侯也不能這么做。李冰卻說道:“若是一王天下,沒有了戰爭,那些曾經的有功將士,失去了繼續獲得土地的途徑,那他們就一定會像您所說的那樣...通過違法的辦法來獲得耕地?!?
沒想到,李冰還是挺有遠慮的,他跟趙括談起了自己對于戰后世界的看法,他的很多想法,跟趙括不謀而合,甚至也符合歷史,李冰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秦國的滅亡,秦國是一個建立在戰爭之上的國家,若是有一天,戰爭真的結束了,那這個國家又該何去何從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