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亞人娘補完手冊》
第(2/3)頁
至于伊麗莎白,我從始至終都未曾改過她的戲份,她的登場、邪惡與可憐直到最后與她自己和解,與費舍爾和解,都是原本大綱內的內容。
其實我很偏愛伊麗莎白,我將本書的很多內容都給了她,盡可能描寫她歇斯底里的愛。
這個形象我參考了病嬌的形象,是三次元的病嬌。
或有讀者喜歡她,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讀者等著看她的結局;也或有讀者厭惡她,認為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在評論里破口大罵。
只是基于我而言,她兩者皆有,費舍爾有做錯的地方,她同樣如此,所以才顯得那樣擰巴
我在前面的章節、番外寫了很多她與費舍爾年輕時的甜蜜,也在正文中寫了她的殘忍和瘋狂,所以到了番外,這些其實一切都寫盡了,我便沒有再寫這些重復的東西。
她唯獨缺的,只是和費舍爾面對面的和解,僅此而已。
在那之后,我們都知道迎接她的是新生,而那新生具體如何,參考他們過往時光的留白再合適不過了。
嘿,仔細一回顧,我簡直是往著富有爭議的地方一路猛撞,讓我有一點忍俊不禁。
但是各位,這并不是要證明我的品味有多么清高,其余更受市場歡迎的劇情如何如何媚俗,我很喜歡看其他各種各樣的文章,什么題材的我都看,什么題材的我也都寫,
其實我很羨慕那些作品寫得很輕松有趣的作者,因為我自己寫不出來。我已經嘗試過了在很多地方加入幽默風趣的內容,但總的基調卻一直在下墜,在沉重,對市場的反應不敏感,反倒是對自己的情緒反響挺敏感的(惱)。
所以每一本書寫完的時候,我都會在完本感言里寫如同現在我所寫的內容,“下一本一定要更加積極向上”,然而每一次的轉變都有一些不盡如我意。
“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我想要對自己做出這個承諾,卻又好像覺得自己都沒有底氣。
不過,寫作對我而言是一個美妙的謎題,這個時代還能有一點讓自己變得匆忙和專注的事情實屬不易,如此想來,就算下一次嘗試無法徹底達成這一次的殷切的期盼,也總歸是有一點進步的改變。
這樣,在下一次寫故事的時候興許會有所振奮吧。
好了,列位,不管怎么樣,我都寫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