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十二章:欲取草原,必先勘定河套!-《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第(2/3)頁

    愈早培育出足夠多的種薯,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這樁功勞絕不亞于推行兩季麥。

    “孤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有些事情,不便現在言明,我只說一句,這些種薯關系到大唐能否進一步扎根北疆。”

    “孤說的不是河套地,而是陰山以北的大漠、草原。”

    “這件事很重要,至少比現在在終南山下培育土豆更重要。”

    眺望北方,李承乾面容無比的堅毅,一字一句道。

    大唐直接控制的地盤相較于漢朝有所不足,例如:西南沒有控制金沙江以西,遼東之地僅限于遼河以東,東南沿海沒有控制流求,西域只控制了一個吐魯番盆地,就連河套平原都沒有完全納入統治中。

    河套平原指的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

    歷來為漠南軍事要地,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東連幽燕,為長安北方藩籬,幽燕翼側屏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氣候條件優越,一度被譽為塞上江南。

    這片地區分為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庸,前套平原主要指大青山以南,南北朝時稱‘敕勒川’,即后世呼和浩特所在。

    后套平原指狼山以南,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后世巴彥淖爾、烏梁素海所在。

    西套通常指的是銀川平原,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合稱寧夏平原。

    前隋在前套設立了五原郡,在后套設立了定襄郡,在西套設立了靈武郡,大唐改郡為州,五原郡成了豐州,靈武郡成了靈州,定襄郡所在的定襄城被李世民大手一揮,直接送給了東突厥當王庭所在。

    事實上,大唐在貞觀年間實行的策略并非直接沖突,而是間接沖突,東突厥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唐軍正面同薛延陀發生沖突,或者說需要東突厥作為仆從軍,監視及充當緩沖地帶。

    這樣的策略在早期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大唐四面樹敵,可隨著時間的發展,薛延陀、西突厥、吐蕃、高句麗變得越來越強大,大唐反而因為這樣的緩沖地帶失去了對四夷的警惕心。

    吐谷渾、東突厥不再是阻隔,反而成為了吐蕃、薛延陀發展壯大的便利條件。

    沒有人比李承乾更清楚大漠、草原的特殊地位,更沒有人知道大唐未來要面對的敵人有多么強大。

    這還得多虧了天可汗李世民的豪爽、大方,文成公主進藏為吐蕃帶去了文化典籍、生產技術,100種治病藥方、4種醫學論著、5種診斷法5種、6種醫療器械、多種谷物和蔬菜種子。

    一旦吐蕃消化了這些東西,直接從一個松散的奴隸制聯盟進入到封建帝國階段,成為青藏高原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政權,不僅壓迫東亞,還壓迫著南亞、中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