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曾評價吳王‘英果類我’。” “吳王之才能冠絕諸王,文武兼備,又身具隋、唐兩朝帝王血統。” “想來關隴門閥、京兆郡望多有支撐吳王之人。” “可偏偏吳王休妻,得罪了弘農楊氏,迎娶蘭陵蕭氏之女,不得不跟南方士族站在一起。” “南方士族與山東士族、關隴門閥多有嫌隙,距離關中路途遙遠,許多事情不可能第一時間知曉,這就決定了南方士族在爭儲上面的劣勢,吳王頂多與魏王、晉王勢力相當。” “從現在來看,三王角逐對殿下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無暇顧及東宮。” “然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殿下登基之后,必然要考慮到如此安置三王。” “哪怕武德年間也不曾出現過這么多皇子同時滯留京中,參政議政之事。” “臣斗膽以為殿下是刻意放縱,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吳王、晉王,使其具備獨當一面的資格。” 身形消瘦的馬周眼中閃爍著光芒,有條不紊的講述自己的猜測。 一旁的太子少詹事張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藥聽得一知半解,臉上浮現些許茫然之色。 “詹事。” “你來解釋一下。” 微微一笑,李承乾并未直接回答馬周的問題,而是將問題拋給了岑文本。 “是,殿下。” 太子詹事岑文本欣然應聲,看向馬周:“遂古之初。” “黃帝統治地域東至于海,西至空峒,南至于江,北至恒山。” “顓頊時期,疆域進一步擴大,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東至蟠木。” “一直到帝堯,疆域又有所調整,東至嵎夷,南至南交,北至朔方,西至西土。” “帝舜分天下為十二州,這便是華夏由來。” “敢問左庶子,夏朝疆域有多大?” “夏朝之地,東漸于海,西被流沙,建萬國。” 馬周同樣博覽群書,思索片刻,徑直回道。 “那商朝呢?” 岑文本依舊相詢。 “東至太遠,至邰國,南至濮鉛,北至祝栗,分建三千國。” 馬周不假思索的回答。 “周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