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母妃。” “您怎么來了?” 李恪看見來人,面露驚色。 文德皇后過世之后,楊妃便是位分最高,居眾妃之首,尋常嬪妃出入宮廷尚且規矩森嚴,何況是楊妃這等貴妃,這讓他如何能不震驚。 “恪兒。” 楊妃解開了斗篷,展露出那張雍容華貴的無暇面龐,前隋公主、大唐貴妃,沒有人比她的身份更尊貴了。 “母妃。” “這” 李恪話音都有些顫抖。 “我求了陛下,這才來此。” 端坐上首,楊妃鳳眉微挑,開口道:“江南士族的人剛剛從這離開,對嗎?” “嗯。” 李恪還有些懵,機械的點了點頭。 “你是怎么想的?” “打算繼續爭奪儲君之位?” 凝視著長子,楊妃精致的面容上不帶一絲表情。 “兒臣。” 李恪欲言又止,神情躊躇。 從踏入長安的那一刻起,權利的影子就在他的心中徘徊,江南士族、淮南士族的支持更讓這位大唐吳王心中的雄心壯志得以膨脹,又怎能視儲君之位于無物。 “你知道陛下為什么答應本宮前來嗎?” “因為他想讓你退出這攤渾水。” 楊妃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說道。 “啊這?” 李恪赫然抬頭看向他的母親,眼神中充滿了不解之色。 “想要儲君之位,僅有士族的支持,這不夠。” “最重要的還是貞觀勛貴支持。” “他們可以支持太子,可以支持魏王,可以支持晉王,唯獨不能支持你。” “因為,他們都是你外公的敵人,大隋的叛臣賊子。” “如果你是長孫阿姊所出,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處境,是母妃對不起你。” 說到這,楊妃明媚照人的面龐上浮現一抹愧色。 “母妃,我.” 此時此刻,李恪心中非常難受,想要說些什么,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恪兒。” 迎著李恪的目光,楊妃苦口婆心的勸說道:“我經歷過玄武門之變,那一日,長孫阿姊持劍守在太子門外。” “我知道那種滋味有多難受,更知道奪嫡從來不是嘴上功夫,稍有不慎,闔家盡沒。” “阿娘,還有愔兒的性命皆系于你一身。” “你以為江南士族真的能為你出生入死嗎?” “四海商行背后是東宮,江南士族將白皂出售,賺得盆滿缽滿。” “你說他們會支持你,還是支持太子?” “你的出現從一開始就是東宮的算計,目的為了牽制魏王、晉王。” “太子已經不是棋子了,他是執棋人,他在和你父皇對弈。” 蹬蹬! 李恪第一次聽到這么殘酷的現實,倒退了數步,身形跌坐在胡床上,臉色煞白。 原來他和魏王、晉王都只是一枚棋子,這一切都只是皇帝與太子之爭。 “阿娘。” “若真如你所言,兒臣退不了,更不能退了。” “兒臣之所以能得到這一切,全都來源于太子,太子需要我站在朝堂之上。” “一個沒有價值的棋子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利用,最終的結果就是淪為棄子。” 李恪自嘲一笑。 “這” 楊妃不禁花顏失色。 “母妃放心。” “兒臣不會再參與奪嫡。” “只是兒臣不能按照父皇之意來做。” “于父皇而言,我的存在微不足道,若非太子用我,父皇也不會另眼相待。” “兒臣不想再這么活下去了,兒臣要為母妃、愔弟爭一個未來。” 面色嚴肅,李恪眼神堅定的說道。 “好。” 楊妃看著自己長子的面容,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