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五年,十一月十日。 “嘩啦!” 草原深處,一行騎兵正在涉水過河,馬蹄踏處,濺起一朵朵水花。 最先渡過菟園水的李承乾騎在玄龍背上,眺望西北,目光幽暗深邃。 自東漢永元元年,竇憲大敗北匈奴,燕然勒功至今已有552年,漢人的腳步再一次出現在了燕然山(郁督軍山),這必將成為一次名留青史的壯舉,因為他要徹底清除中原數千年人忍受的草原威脅。 “達哥支。” “距離薛延陀王庭還有多遠?” 眼瞼微動,李承乾淡漠開口。 “尊敬的主人。” “太陽會指引我們的方向,天狼神告訴了卑微的仆人。” “渡過菟園水一路向西北前行,大約三百里,匈奴河的上游就是薛延陀王庭所在。” 突厥人達哥支俯首拜地,恭順的回答道。 ‘三百里。’ 雙眸掠過一絲寒芒,李承乾直接下令:“傳令下去,全軍換馬。” “太陽落山之前,必須趕到薛延陀王庭。” “孤要給真珠夷男一個大驚喜。” “是。” 薛仁貴聽后,徑直傳令:“殿下有令,換馬。” “嘩啦!” 八百衛士舍棄了身下的烏珠穆沁馬,換乘另一匹。 他們一路策馬奔馳到如今,過去四天四夜,總算是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這一路走來,戰馬尚且能吃草料,喝河水,他們卻只能吃軍糧丸,飲軍糧酒,嘴里一點味道都沒有。 現如今,薛延陀王庭近在咫尺,三百里距離對他們來說,那還是事嗎? “駕!!!” 李承乾策馬前驅,八百衛士同樣奔馳而行,猶如一條黑龍般朝著西北方向馳騁而去。 沿途驚起了一片灰塵,黃沙漫天,獨屬于太子的黑色玄底邊明黃旌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就這樣,長途奔襲三百里,一直到酉時,天邊出現了晚霞,太陽日漸西陲,巍峨聳立的郁督軍山近距離出現在他們眼中,匈奴河潺潺流下,灌溉著四周的草地,一片郁郁蔥蔥。 地平線上,一個個白色氈帳聳立,最中央矗立著一頂占地遼闊的金色流蘇大帳,白色的旗纛之上鐫刻著一個金色狼頭,那便是薛延陀大汗的旗幟,象征著薛延陀部最高的權利。 “尊貴的主人,那里就是薛延陀王庭。” 指著不遠處的狼旗,突厥人達哥支面露驚喜之色,連忙說道。 正在馳騁中的李承乾不禁拉緊了韁繩,制止住了馬匹,就這樣在距離薛延陀王庭不足二十里的地方潛伏下來,茂密的牧草遮掩了他們的身形。 “殿下。” 前去探查的薛仁貴回來之后,第一時間稟報道:“薛延陀王庭并無太多人駐守。” “外圍除了放牧的牧民之外,只有少數哨騎巡弋。” “賀蘭楚石他們到什么地方了?” 眉頭微皺,李承乾詢問了聲。 “啟稟殿下。” 隨行的東廠番子立即補充道:“居延都尉率部在匈奴水東側埋伏,隨時聽候吩咐。” “飛鴿傳書予他。” “命其與羅通、程處弼、秦懷道各率兩千五百騎從東、西、南、中四個方向圍堵。” “一刻鐘后,發起全面進攻。” 揮了揮手,李承乾下達了命令。 “是。” 東廠番子二話不說,匆匆謄寫了書信,塞進信鴿腳踝處的銅管。 “撲棱!” 下一刻。 一只灰色鴿子振動雙翅,朝著不遠處飛去,在夕陽照耀下,并沒有引起薛延陀哨騎的注意力。 沒一會兒,信鴿就出現在了匈奴河西側一處山丘下,徑直被另一名東廠番子接住,取下了書信。 “都尉。” “太子殿下有詔。” ‘什么?’ 正在休憩中的賀蘭楚石立馬睜開了眼睛,十天了,他們總算等到了。 “殿下來了?” 羅通、程處弼、秦懷道三人目光熠熠的湊了過去,想要知道書信上寫了什么。 “殿下有令。” “讓我們在一刻鐘之后,各率2500騎,進攻薛延陀王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