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目光幽深,李承乾緩緩道來:“孤沒想到的是你皇爺爺在中秋夜宴上還有耍這種手段。” “通過扶持四弟長子來打壓東宮,一個河東郡王,一個河西郡王,待遇天差地別。” “索性,吐谷渾也是孤算計中的一環。” ‘啊這?’ 李象抬起小臉,眼中滿是驚訝之色。 這些算計對他這個年齡來說,多少還有些不太懂。 “你覺得天可汗這個名字好嗎?” 迎著李象的大眼睛,李承乾接著問道。 “不好。” 李象想也沒想,搖了搖頭。 “為什么?” “可汗者,猶古之單于;妻號可賀敦,猶古之閼氏也。” 李象一板一眼的解釋道:“我大唐皇帝乃漢家天子,何以為夷狄之君?” “哈哈哈哈!” 這一回答讓李承乾很滿意,開懷大笑:“說得好。” “我泱泱華夏,漢家兒郎,怎可與夷狄為伍。” “所謂天可汗,不過是一張粉飾太平的遮羞布,四夷當真賓服,天下當真富庶嗎?不盡然。” “魏晉時期,內遷夷狄,五胡亂華,我漢人做兩腳羊,生不如死。” “他以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真龍,他以為那些不過是守護之犬,可他從未想過那些不是犬,而是狼,狼是要吃肉的,吃誰的肉,吃我們的肉,吃百姓的肉。” “象兒,記住一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是,阿耶,我記住了。” 李象小臉上滿是認真的點頭。 “你想當太子嗎?” “啊?” 李象猛然抬頭望向李承乾,眼中滿是驚色。 “今日,只有你我父子在這,說些心里話。” “東宮儲君之位相當于半只腳踏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 “你三叔、四叔、九叔,甚至可以說任何一個親王皇子都想要當皇帝,只是他們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沒有太大的希望,所以,只能把這份覬覦深深地壓制在心底,不敢顯露出來。” “陛下給了魏王希望,給了晉王希望,我給了吳王希望,長安城中,三王奪嫡,熱鬧不已。” “這場爭斗只是一場鬧劇,因為下棋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孤和皇帝。” “無論孤,還是皇帝輸贏,最終失敗者都是魏王,魏王身在局中而不知,已有取死之道。” “你覺得我會輸嗎?” 神色淡然,李承乾端著裝滿酥油茶的大碗,一飲而盡。 “阿耶英明神武,皇爺爺不及也。” 李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哦?” 挑了挑眉,李承乾盯著李象,一字一句道:“孤登上皇位是既定之事。” “榮登九五之后,必然要冊立太子。” “你是孤的長子,難道對此沒有一丁點的想法?” “此番河西之戰,平滅吐谷渾,擴土數千里,你這個河西郡王少不得晉王爵。” “到那時,你是王爵,厥兒也是王爵,你這個王爵還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 “難道你愿意將儲君之位拱手讓與人。” “阿耶說錯了。” 迎著李承乾的目光,李象有板有眼的回答道:“這場功勞并非是孩兒立下,而是阿耶賜予。” “若無阿耶,何來河西大功,更無兒臣這個王爵。” “阿耶正值盛年,大唐必將千秋萬代,永垂不朽,兒臣何以敢窺視大寶。” 話音落下。 李承乾就這樣注視著李象,看見了他眼中的堅定之色,莞爾道:“孤倒是沒想到素日里你小子被多少人視作憨子,卻長了一顆七竅玲瓏心。” “你不是對太子之位沒想法,你是不敢有想法,因為你知道孤踏上了武道之路,大唐便不能再以常理論之,孤如今只是先天,卻也有120歲壽元,待踏入更高境界之后,只會活得越來越久。” “到那時,太子之位固然穩當,卻是一個漫長且久遠的過程,甚至有可能根本無法接任皇帝之位。” “相比之下,做一名親王來的自由多了,更不需要困居深宮。” “嘿嘿!” 李象撓了撓頭,露出了憨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