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六年,六月下旬,初夏之交,雪域高原上一片郁郁蔥蔥。 西海畔,布哈河潺潺而過,沖刷出了一片平坦的谷地,南側矗立著一座古老的城池,距離西海只有5里,分為內外兩城,東西周長4里,南北縱橫6里,城墻足有兩丈高,城門樓、壕溝、夯臺一應俱全。 東魏興和二年(540年),鮮卑慕容部首領伏連籌之子夸呂在此建立起了青海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國:吐谷渾王國,定伏俟城為都城,距今已有102年。 內城不僅僅是王宮所在,更是吐谷渾的官署之地,威信王素日里就在官署坐鎮。 “大人。” “王宮內外都被大唐河西王的親信把守著,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 一名吐谷渾官員拉長了一張臉,苦澀道。 “哼!” 威信王冷哼一聲:“看在大唐的面子上,暫時饒了這小崽子一條命。” “且讓他囂張一會兒,若是占著不走,那就別怪我們不講規矩了。” “是。” 吐谷渾官員暗自松了一口氣。 河西王李象帶來了三百多名護衛,一個個兇神惡煞,素日里連吐谷渾最精銳的士兵都見了畏懼三分,這些大唐天兵們不單單守衛王宮,那些送進去的吃食、瓜果、酒水都要一一查驗才放行。 要不是實在沒辦法,誰都不愿意跟唐軍交惡,貞觀九年那場戰役的陰影還沒過去,吐谷渾王伏允自縊而死,吐谷渾由此投降了大唐,他們可不想再重新進行一次噩夢。 另一邊的吐谷渾王宮大殿中,李象正在同慕容諾曷缽、弘化公主交談著。 “這些天多謝殿下了。” 18歲的慕容諾曷缽在面對12歲的李象時,態度極為謙卑。 他雖然是上一任吐谷渾王慕容融和前隋文帝楊堅之女東華公主的兒子,卻并未掌握過實權,幼年嗣位,大臣爭權,國中大亂,得到大唐的支持,受封河源郡王,封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抵抗吐蕃的進攻。 貞觀十四年迎娶大唐弘化公主,差一點被吐谷渾丞相宣王破壞,幸得席君買援手,誅殺了宣王一黨,誰曾想又落在了威信王手里,變成了傀儡。 李象來的這半個月是他在吐谷渾過得最舒服的日子,至少在王宮之中,無人敢不尊敬他。 “河源郡王客氣了。” “從弘化姑母那論,我得稱呼你一聲姑丈。” “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些話,我就不藏著掖著了。” “這一次,我奉父王之命前來,有兩個問題想問你。” 一身玄色金絲邊王袍,紫金冠束發的李象展露出了別樣的威嚴。 “殿下請講。” 慕容諾曷缽端正了身體,側耳傾聽。 “敢問河源郡王,先唐臣耶,先吐谷渾王耶?” 凝視著慕容諾曷缽,李象開口問道。 “這” 這一問題直接讓慕容諾曷缽陷入了沉思中。 “咳咳。” 弘化公主咳嗽了聲,想要提醒他。 慕容諾曷缽這才后知后覺的回過神來,回道:“我本大唐河源郡王。” “嗯。” 李象接著問出了第二個問題:“二位想去長安,還是想繼續留在這里。” ‘唰!!!’ 不只是慕容諾曷缽目露精光,弘化公主更是探著身子,美眸直勾勾的盯著李象:“象兒,我們真的能回長安嗎?” “如若姑母與河源郡王愿意,自是可以。” 迎著二人的目光,李象小臉認真的說道。 “愿意!” 慕容諾曷缽如同小雞吃米般連忙點頭。 他的祖母是前隋光化公主,母親是前隋東華公主,從小就向往繁榮的中原,貞觀九年,唐平吐谷渾,他就被當做質子送往長安,在那里度過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跟在吐谷渾國中這樣當傀儡,他更喜歡在長安城做他的郡王,好歹也是異姓宗室的一員,金銀財寶、榮華富貴都不缺。 見狀,李象再度開口:“我大唐天軍已至城外,還請河源郡王邀請威信王今夜在王宮飲宴,我必誅此鐐,以接應大軍入城平叛。” ‘什么?’ 聞言,慕容諾曷缽、弘化公主都有些沒反應過來。 “怎么?” “河源郡王不愿意嗎?” 李象小臉一肅,不怒自威。 “不,不。” “小王愿意,小王這就派人去送請柬。” 在當傀儡和大唐郡王之間,慕容諾曷缽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反正他也掌控不了吐谷渾,倒不如用吐谷渾換取在大唐的晉升之資,何樂而不為呢! “好。” 李象這才面露微笑,打包票道:“還請姑丈、姑母放心,我一定會護你們周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