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六年,仲夏時節(jié)的雪域高原一片溫暖,綠意盎然,邏些城中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 布達拉宮的日光殿,吐蕃重臣們的面色從未有過的凝重,十二萬吐蕃大軍在大非川全部覆滅,二十個東岱的兵力蕩然無存,蘇毗、多彌、白蘭三個屬邦連同最北部的烏海東岱、那秀小東岱、孫波東岱都被掠奪殆盡,這對于吐蕃而言,無疑是一次傷筋動骨的打擊。 吐蕃大相祿東贊的臉色無比陰沉,因為他視作接班人的長子和軍略出眾的次子都落在了唐軍手中。 不僅如此,吐蕃主管王朝外部事務的悉編掣逋、內(nèi)部事務的曩論掣逋同樣淪為階下囚。 “那位大唐太子的使節(jié)就在外面,你們說,該怎么辦?” 坐在王座上的贊普:松贊干布艱難的開口問道。 “贊普。” “國中只剩下衛(wèi)茹、約茹、葉茹及象雄邊界的十個東岱、通頰東岱,約二十五萬兵力。” “失去了北方的防御,我們面對唐軍已經(jīng)沒有任何優(yōu)勢。” “唐軍剛剛勝利,反而先派出了使臣,可見他們并不想繼續(xù)戰(zhàn)爭。” “我認為也許這是一次了解大唐太子的機會。” 吐彌第一個出言。 “我們需要同大唐進行和談。” “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短暫的修養(yǎng)時間。” “只要吞并了象雄,所有的損失都能得到彌補。” “而且,我國打開了通往身毒的通道,可以從身毒獲取想要的一切。” 茹勒杰補充道。 “我等贊同。” 拉布果嘎、赤多吉尊杰波、赤桑揚敦等吐蕃大臣附和道。 “那就請大唐使節(jié)入內(nèi)一見。” 松贊干布伸出了一只手,示意道。 “是,贊普!” 吐蕃宮廷大臣匆匆離去。 片刻后,一名穿著緋色官服的青年身影緩緩踏入日光殿,不是王玄策,又是何人! “我奉大唐太子之命前來訊問吐蕃贊普。” “吐蕃與大唐不僅是姻親之國,更是臣屬之國,吐蕃何以縱兵犯邊?” 站在日光中,王玄策昂首挺胸,大聲道。 ‘???’ 在場的吐蕃重臣差點沒一口老血吐出來。 原本審視著王玄策的松贊干布的表情已經(jīng)一片漆黑,這場仗本來與吐蕃無關,是吐蕃想要阻攔唐軍,又想趁火打劫,誰料偷雞不成蝕把米,陷入如此境地。 “貴使。” 祿東贊站出來解釋道:“我們并不知道大唐在討伐不臣,只是聽說吐谷渾境內(nèi)爆發(fā)了戰(zhàn)爭,想要前去支持大唐,沒曾想鬧出了這樣的誤會。” “呵呵。” 環(huán)視在場眾人,王玄策譏諷一笑:“大相莫不是要跟我說,你們特地派了十幾萬人去西寧游山玩水。” “咳咳。” 這話不禁讓祿東贊老臉一臊,感覺有些尷尬。 “大唐想要什么?” 松贊干布居高臨下的俯視著王玄策,沉聲道。 “大唐太子令。” “吐蕃即日起向大唐派遣使節(jié)告罪,并割讓聿赍城五百里之地。” 王玄策迎著松贊干布的目光,一字一句道。 “不,這不可能!” 拉布果嘎、赤多吉尊杰波、赤桑揚敦等吐蕃大臣全都露出了驚色。 聿赍城是位于吐蕃最東面的一座城池,坐落在金沙江畔,同大唐劍南道正好相距五百里,西漢時期為牦牛羌棲息之地,南北朝屬黨項部,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后世為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一帶。 在吐蕃有三座城池最為重要,第一座邏些城,國都所在,第二座,匹播城,前國都,第三座就是聿赍城,吐蕃東部的重心,統(tǒng)治著所有被征服的族人。 失去了聿赍城,吐蕃就相當于斷了一臂,他們?nèi)绾文茉敢猓? “你們有的選嗎?” 面色不屑,王玄策再度吐出了一句話。 ‘.’ 一時間,在場的吐蕃大臣全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我可以答應這兩個條件。” “不過,大唐須得釋放論科耳、尚囊。” 松贊干布走下了王座,直面王玄策。 “太子殿下說了。” “他對你們的人沒什么太大興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