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六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遠在青塘,西寧城迎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來自吐蕃的文成公主一行人歷經旬月,終究踏足了大唐的領土。 “祿東贊。” “沒想到你這個吐蕃大相會親自送文成回門。” 凝視著人群中那個皮膚粗糙的中年人,李承乾意味深長的說道。 如果說松贊干布是吐蕃崛起之路上最重要的雄主,那么,祿東贊就是吐蕃帝國的塑造者。 《舊唐書》稱:“噶爾.東贊雖不識文記,而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并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 在祿東贊主政時期,吐蕃設立了行政區域‘如’,又設立了行政官職:奎本。 不僅如此,祿東贊開始劃定田界,確立了農民和牧民的地位,跨入封建制社會。 改革稅制、建立戶籍、制定法律,軍事擴張等等,這都直接讓吐蕃成為了一個媲美大食、大唐的帝國。 “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 “我謹代表贊普,向您表示最真誠的問候。” 祿東贊并未因為吐蕃的戰敗而露出屈辱不忿姿態,反而彬彬有禮的問候道。 “既然你親自來了,孤也不是冷血動物。” “來人,帶大相下去見一見贊悉若、論欽陵。” 擺了擺手,李承乾吩咐道。 “請!!!” 一旁的西海副大都護唐嘉會上前邀請祿東贊。 “好。” 祿東贊看了一眼身后,跟著唐嘉會離開了。 隨后,幾名侍女簇擁著一道身影走進了正殿,眉如遠黛,面若桃花,膚如凝脂,眉心繪著一抹蓮形花鈿,靈動生姿,鮮艷襦裙輕揚,高腰束起,裙擺寬舒,紅似火,粉如霞,青若翠,藍如海。 “參見太子殿下!” 李雪雁施施然行了一禮。 “雪雁連大兄不愿叫了嗎?” 看著眼前的俏麗少女,李承乾嘆息了聲。 “大兄。” “我” 李雪雁看見李承乾,眼淚一下子憋不住了。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離開父母,遠涉雪域高原,光是從大唐到吐蕃就走了一年多時間,如今的她已經十八歲了,試問,她如何能不委屈呢? “公主。” 侍女連忙遞上了手帕。 “和親之事,是父皇之過。” “孤在這里向你賠個不是。” 李承乾臉上滿是愧疚之色,開口道。 讓一個女子遠赴吐蕃,這本就是他們這些男人的恥辱。 若非大唐無法征服吐蕃,何至于要李雪雁前往和親,雖然這件事是長孫無忌推動,李世民答應的,但他這個太子同樣有撇不清的責任。 “大兄。” 見狀,李雪雁有些手足無措,大唐太子給她親自道歉,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既然回來了,就好好在長安待著。” “麗質非常想念你,特地叮囑我,一定要安排人送你返京。” 眼神真摯,李承乾說道。 “大兄。” “這” 聽到這話,李雪雁還帶著淚痕的俏臉上露出了錯愕之色。 吐蕃告訴她的是回門省親,她以為只能在長安待一段時間就要返回邏些城,但太子李承乾的意思顯然不一樣,這是讓她不用回吐蕃了? “和親不是孤的主意,孤之前沒有那個權力。” “只有弱者才需要靠女子來拉攏敵人,這是大唐的恥辱。” “之所以讓你回來,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因為大唐已經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 “從今以后,攻守易形,他松贊干布若是不滿,那便讓他問一問十萬西海軍愿不愿意。” 大手一揮,李承乾露出了難得的霸道姿態,一如真龍般俯瞰四海八荒,盡在掌控中。 “大兄。” “陛下那邊?” 李雪雁還是有些猶豫,不敢答應。 “哼!!!” 誰知,李承乾冷哼一聲,不屑道:“他算什么大唐皇帝,連大唐子民都護不住。” “你不用管他,他要是不愿意,那就讓他去吐蕃。” 轟隆! 一言落下,全場皆驚。 不單單是李雪雁,在場的侍女們全都臉色煞白,誰能想到太子竟然公開表達對皇帝的不滿。 “你和松贊干布沒有完婚,有些事還可以挽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