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子矜神態(tài)自若,彷佛一切盡在掌控中。 “明白了。” 蕭月仙心中大為驚喜。 民間的鹽價主要是粗糙的鹽粒,而高陽商行出售的鹽必然不可能與之價格相當(dāng),多為百文以上,西海出產(chǎn)的白鹽比青鹽更加優(yōu)質(zhì),僅僅五十文,一般的庶族都能買得起,這對于高陽商行無異于降維打擊。 “我大唐的鐵礦主要集中在江南道、劍南道。” “既然高陽她們能壟斷劍南道,那我們就從江南道著手。” “我已經(jīng)命人傳告三弟,吳王會親自書信予江南士族,為四海商行提供鐵制農(nóng)具。” 蘇子衿繼續(xù)道。 大唐全國共有118處鐵礦產(chǎn)地,其中江南和劍南二道就有51處,占到了總數(shù)的43.2% “好誒。” 頓時,在場的公主們臉色一下子由陰沉變得欣喜交加。 “有一件事是殿下親自交待。” “呃呃!” 長樂公主等女紛紛抬頭看向蘇子衿,臉上都有些不解。 有什么事是需要太子李承乾親自叮囑的? 眾女之中,唯有蕭月仙似乎猜到了什么,美眸中再度浮現(xiàn)了異色。 “四海商行的發(fā)展越來越快,遍及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 “不出意外的話,貞觀十六年的盈利將會達(dá)到了八千萬貫,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大唐的賦稅。” “隨著四海商行的不斷發(fā)展,未來的盈利會不斷增長,或許能達(dá)到上億貫?zāi)酥翑?shù)億甚至是更多。” “財帛動人心,有一個高陽商行就會有第二個,我們無法確保每一次都能抵擋得住這些威脅。” 環(huán)視眾女,蘇子衿一改淡然如水的表情,認(rèn)真道。 “嫂嫂。” “大兄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 襄城公主第一個表態(tài)。 “沒錯!” “我們支持大兄。” 其它公主紛紛表態(tài)。 對她們來說,每年能分得到數(shù)十萬貫就已經(jīng)很多了,畢竟當(dāng)初,她們只出了數(shù)千貫錢,誰能想到現(xiàn)在一個個都能分上千萬貫。 再說了,她們很清楚如今這些變化都來自于誰,那便是太子李承乾,她們還沒有傻到得罪太子。 ‘果然如此!’ 蕭月仙聽后,心中一片了然。 四海商行是東宮用來牟利的工具,也是太子早期利用鋪開的渠道之一。 借助這一渠道,太子手下的力量恐怕早就遍及了天下,這個時候,四海商行聚攏如此多的財富難免會令人覬覦,再者,大唐不可能允許這樣的怪物存在。 因此,太子會選擇肢解四海商行,或者說引入更多的人分潤,甚至在其登基之后借助四海商行來改變天下的局勢,這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虑椤? “好。” 迎著眾女目光,蘇子矜皓月般潔白無瑕的面龐上綻放了一抹笑容,繼續(xù)道:“根據(jù)殿下所言。” “四海商行的本金將重新合一,以三萬貫為一股,分做一百股。” “東宮占十股,月仙妹妹占五股,諸位妹妹并兕子、新城各占三股。” “吳王、晉王、梁王各出自九萬貫,占三股。” “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紀(jì)王李慎各出六萬貫,占兩股。” “余40股,引東陽公主、臨川公主、清河公主、蘭陵公主、弘化公主、文成公主、江夏郡王、安國公各出三萬貫,占一股。” “剩下36股暫不做任何安排,待日后再行計較。” “諸位妹妹可有意見?” “沒有。” 一眾公主、蕭月仙全都點頭贊同。 哪怕分成一百股,她們手中的三股按照今年的盈利,所得為240萬貫,而她們只出了三千貫本金,又有什么不滿足呢? 何況,引入如此之多的親王、公主,讓四海商行徹底成為皇室之物,只要大唐屹立不倒,四海商行就會永遠(yuǎn)傳下去。 弘化公主、文成公主是宗室女中最為特殊的存在,前者與吐谷渾王、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是夫妻,后者是吐蕃贊普王妃,有她們加入,四海商行就可以在雪域高原開分棧了。 至于江夏郡王李道宗、安國公李崇義,后者的父親是李孝恭,二人是李唐開國名將,理當(dāng)有一份。 “既如此,那就按這個辦法來。” “諸位妹妹若無他事,可自去。” “是。” 蕭月仙、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聯(lián)袂離開了承恩殿。 只剩下長樂公主、豫章公主、城陽公主站在原地,對視了一眼之后,俏臉上浮現(xiàn)紅暈。 “長樂妹妹,豫章妹妹、城陽妹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