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有呢?” 面容陰沉,李世民繼續(xù)詢問道。 這些前隋的兵甲,只有山東士族能夠拿出來,顯而易見,此事有山東士族參與其中。 “隱約看見了魏王殿下、趙國公的手筆。” “好,好哇!” 聞言,李世民咬著牙說道:“青雀、輔機還真是一對好甥舅,在這件事上都這么有默契。” “所以,從始至終,齊王謀反都是一場鬧劇。” 如果是李佑自己要造反,他或許還會覺得這家伙有幾分像自己。 可現(xiàn)在,李佑只是一個被人利用的對象,這讓大唐皇帝李世民有些接受不了了。 “是的,陛下。” 提及此,李君羨也有些哭笑不得。 “朕聽說陰妃去了東宮,這件事是不是也有太子的手筆?” 突然間,李世民的一句話讓甘露殿的氣氛變得無比詭異。 “陛下。” 微微搖頭,李君羨解釋道:“太子殿下確實有插手,但并非是齊王造反之前,而是齊王造反之后。” “四海商行引入了齊王,出資九萬貫,獲三股。” “東宮的人已經(jīng)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蛛絲馬跡,正潛伏在齊州城中。” “他要做什么?” 目光一凝,李世民懷疑起了李承乾的用心。 “陛下。” “陰妃娘娘之所以去東宮是向太子妃求助,希望她保下齊王的一條命。” “高明打算保住李佑?” 頓時,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抹異色。 他怎么都沒想到自己的兩個兒子,皆為文德皇后所出,一個拿齊王李佑當棋子,壓根不管李佑死活,一心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個卻要救下李佑。 “陛下。” “太子殿下一向宅心仁厚。” 李君羨不得不為站出來為李承乾抱不平。 從草原到西海,一路走來,所有的牧民、平民都得到了牛羊、馬匹,甚至給他們分好了草場,他們不再需要像奴隸一樣給貴族進貢,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 這一切都是太子李承乾給他們帶來的,這些牧民、平民幾乎視太子為神靈,古往今來,有任何一個太子像李承乾這般真正注意到了底層的民間疾苦,甚至去解決這些困難。 文成公主與太子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一起的血緣關系,但李承乾還是不惜命人前去斥責松贊干布,最終只是為了讓文成公主回家。 試問,這天底下有任何一個主君比得上太子這般仁愛嗎? “宅心仁厚。” 李世民口中復述了一遍這個詞匯,目光幽深道:“他已經(jīng)下子了,朕倒要看看他怎么保住李佑。” “百騎司時時刻刻關注齊州發(fā)生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呈遞朕面前。” “是。” 李君羨赫然應聲。 隨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補充道:“陛下。” “前幾日,晉王殿下將趙國公、晉王長史驅逐出府,關隴門閥多有不憤。” ‘什么?’ 眉頭緊皺,李世民壓根沒想到自己為了平衡太子、魏王的力量,從而扶起了晉王李治,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諸多關隴門閥押注了李治。 偏偏在這個時候,李治選擇了拋棄這些關隴門閥之人,這里面一定存在了很多東西。 “稚奴沒有向輔機道歉嗎?” “沒有。” 李君羨直接回道:“晉王親自向宗正寺遞交了一份屬官名單。” “司馬李敬玄、洗馬李義府、諮議參軍劉祥道、晉王友上官儀、文學:高昱、裴宣機,東閣祭酒裴炎、西閣祭酒薛元超、典軍:張文瓘、高季輔。” “這些人都是支持晉王殿下的絕對班底。” ‘趙郡李氏、渤海高氏、河東裴氏、河東薛氏!’ ‘稚奴從哪里拉攏了這么多人!’ 就連李世民都被李治手下的這些官員感到吃驚,趙郡李氏同樣是五姓七望之一,渤海高氏可是曾經(jīng)的北齊皇族,還有河東三大氏族之二,難怪李治不需要長孫無忌等人了。 “也罷。” “晉王長大了,暫不必管。” 李世民拂了拂衣袖,說道。 “是。” 李君羨退出了甘露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