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兄!” 太子別苑中,齊王李佑看見李承乾,不由得起身行了一禮。 “參見太子殿下。” 昝君謨、梁猛彪連忙叩首,神情忐忑不安。 “來人,把他們先帶下去。” “孤和齊王要單獨聊一聊。” 擺了擺手,李承乾吩咐了聲。 “是。” 一旁的侍從徑直將昝君謨、梁猛彪二人領出了別苑。 在場只剩下李佑、李承乾相視而坐,這還是貞觀十五年之后,兄弟二人的第一次見面,兩人同樣聲名鵲起,不同的是李佑造反,李承乾滅了薛延陀。 “感覺如何?” 看著李佑,李承乾促狹一笑:“你可是我們這些兄弟里面,第一個翻桌子的。” “咳咳。” 李佑臉上滿是羞愧表情,苦澀道:“大兄就別挖苦我了。” “如若真是我一手主導,這做也就做了。” “可這從始至終,我都是一個被人操縱的傀儡。” “嫡親舅父算計,就連枕邊人都是旁人的棋子,通風報信。” “天下人看本王,無非是在看一個笑話。” “還不錯。” 微微頜首,李承乾贊賞道。 “啊?” 聽到這話的李佑抬起頭,臉上滿是茫然,什么還不錯?造反造的還不錯?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不自知。” “孤本以為你還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沒想到你現在都捋清楚了。” “既然明白,那以后做事就別這么莽撞了,別讓陰妃娘娘為你操碎了心。” “你可知你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陰妃娘娘幾乎是求遍了人,最后沒辦法尋到你嫂子那里。” “你活在這世上,第一個要做的便是對得起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深深地看了李佑一眼,李承乾沉聲道。 “母妃,她.” 李佑神色動容,想起陰妃,愈發自慚形穢。 “陰妃娘娘也不容易。” “如今,陰弘智伏法,她只剩下你一個親人了。” “你也是時候該長大了,畢竟是大唐親王,皇帝之子。” “大兄,我.” 李佑欲言又止。 “怎么?害怕了?” 挑了挑眉,李承乾戲謔道:“擔心什么,他還沒有下詔貶斥你,更沒有奪取你的齊王爵位。” “你以為他不知道這一切的緣由,權萬紀、韋文振,還有陰弘智、青雀。” “那為什么?” 李佑瞪大了眼睛,滿是不解的問道。 “你想問他為什么不給你平反?” “他明明知道不是你的錯。” “因為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是不會錯的。”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李承乾意味深長的說道。 “呼!!!” 深吸了一口氣,李佑只覺胸膛內點燃了一把火,皇帝沒有錯,是啊,皇帝沒有錯,錯的是他。 若非李世民讓權萬紀、韋文振去監視他,何至于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他是皇帝的兒子,連這一點信任都沒有,反而是臣子的稟報被皇帝直接采信,何其可笑。 就這樣,生了好一會兒悶氣,李佑才冷靜下來,大口大口的飲著茶水。 “行了?” 撇了撇嘴,李承乾出言道:“那就聽我說。” “嗯。” 李佑端正了身體,側耳傾聽。 “這一次造反對你來說,幫助不小,治理一個地方,官員、將領、軍隊、百姓、士族,犬牙交錯。” “有了這些經驗,下一次你再做相同的事情,就會如魚得水。” ‘???’ 李佑瞪大了眼睛,還有下一次? “其實,造反跟開疆拓土是一個道理。” “你在別人家領土上鬧事,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這些。” “無非是民以食為天,再然后是利益的分配,從上到下建立一個穩固的統治體系。” “殺一批,拉攏一批,大棒加紅棗,這就是御下之道。” “你手下就剩兩個莽夫,讓他們帶兵打仗,當個先鋒還行,讓他們籌謀劃策,治理一方,那就是笑話。” “我已經給你物色了兩個人,東胡都督賀蘭楚石的弟弟、安西都護郭孝恪的弟弟,做你的長史、典軍。” “之前讓你入股的四海商行3股,去歲分潤到你手上大約是240萬貫,再加上你自己那些,總計480萬貫。” “這些錢財足夠你訓練出一只精銳軍隊,招攬匠人、士子、農夫,拉個幾十萬人不成問題。” 李承乾如數家珍般講述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