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恪、李佑,還有剛剛送別長孫無忌的李治率先出身,跪地叩首。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百官、親王宗室、勛貴隨之俯首高呼,覲見新帝。 “眾卿免禮!” 李承乾毫不猶豫的坐在了龍椅上,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謝陛下!” 一道道身影這才起身回到了屬于他們的位置上,幾乎所有人的眼神都極為復雜。 只一夜之間,大唐天下換了一個主人,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了! “朕即天命,擇司天監選黃道吉日,于渭水畔筑臺,上告皇天后土,下知黎民百姓,登基稱帝。” “宗正寺協同辦理?!? “遵旨!” 司天監正、宗正寺卿李道宗領受了新帝的第一道詔命。 “太子詹事岑文本領尚書令,太子左庶子馬周、太子右庶子李百藥分領尚書左仆射、右仆射。” “太子少詹事張玄素領侍中,東宮左長史許敬宗領門下侍郎,駙馬都尉、宗政少卿長孫沖遷左散騎常侍。” “尚書右丞宇文節遷中書侍郎,臺州刺史蘇亶遷右散騎常侍?!? “申國公年事已高,不宜過多勞累,封開府儀同三司,其子高履行,東陽駙馬都尉,授從三品上秘書監?!? 接著,李承乾下達了數道詔令。 “謝陛下!” 念到名字的官員一一出身,欣然領命。 滿朝文武百官都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三省六部制是大唐行政體系的核心,三省掌握著朝堂的所有職權,除了中書令房玄齡之外,全部進行了大換血。 曾經因為避諱李世民不設的尚書令也任命了人選,中書省除了中書令之外,正三品的中書侍郎、正三品下的右散騎常侍,一個是鐵桿的太子黨羽,一個是太子岳父,房玄齡都相當于被架空。 讓人最為注意的還是左散騎常侍、秘書監的人選,不單單是兩個駙馬都尉,更是兩個國公的長子,其中一個還是剛剛被下詔夷滅三族的長孫無忌長子。 “老臣拜謝陛下?!? 67歲的申國公高士廉滿是褶皺的老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轉身就要朝殿外走去。 他是文德皇后長孫氏與趙國公長孫無忌的嫡親舅父,將二人撫養長大,更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子,出自渤海高氏,歷楊廣、李淵、李世民三帝,堅定的站在李承乾一方。 他的致仕換來了嫡長子高履行的出仕,一個從三品上的秘書監,直接躋身朝堂重臣之列,又怎會不滿意。 “來人,送舅祖父回府。” 看著這位走路都有些搖搖晃晃的老者,李承乾眼中浮現柔色,招呼了聲。 “是。” 左右的東廠番子連忙上前攙扶著他,一步一步的走出了太極殿。 朝堂上的換血還在繼續,只不過并不是由皇帝李承乾親自宣讀,而是由稱心宣讀詔書:“遷工部侍郎虞昶為民部尚書,遷太子賓客、家令趙弘智為司農卿,遷太子賓客、太子更令杜正倫為光祿卿,遷太子仆令來濟為太府卿,遷駙馬都尉杜荷為衛尉卿。” “遷西都縣公唐善識為少府監,遷南城縣公王敬直為將作監,遷信都縣公竇逵為都水監,遷駙馬都尉竇懷悊為軍器監,遷駙馬都尉、譙郡襄公周道務為御史大夫,遷駙馬都尉史仁表為左衛將軍?!? “謝陛下!” 十幾道身影相繼行禮領命。 看到這里,滿殿文武百官心中一激靈,因為這些人不僅僅是東宮屬官,還涵蓋了所有駙馬都尉,可以說是李承乾的妹夫團,這樣一來,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全部被新帝所掌控。 “陛下?!? “老臣有奏!” 突然間,衛國公李靖手捧幾本裝訂好的書冊,站了出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準奏!” 眼瞼微動,李承乾示意道。 “臣自幼學武,兵書戰策,軍略智謀,無有不通,遂于數年前編撰匯總此生行軍之要三卷,取名為:《六軍鏡》,特獻與陛下?!? 什么? 聞言,群臣無不側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