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洲(南美),玄鳥城(后世的科爾多瓦所在地)。 一座城池坐落在商山(科爾多瓦山脈)東麓,契水(普里梅羅河)畔,居高臨下的俯瞰西側,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潘帕斯草原)映入眼簾,來自大唐的突厥人在這里展現出了他們高超的游牧技術。 成千上萬的牛、羊、駿馬自由自在的馳騁,微風拂過,一片綠波蕩漾,讓人心曠神怡。 “九叔。” “你可是選了一個好地方吶。” 眺望四周,殷王李象都不由得露出了羨慕之色。 殷國在李承乾的支持下,比商國更早開拓殷洲,占據了北美西海岸的中央大谷地,建立殷國都城--朝歌,不僅如此,還發展出了一個繁榮的海岸港口:摘星港,第一座城池:盤庚城就是依托摘星港建立。 可殷國要向北美大平原開拓,必然要通過重巒迭嶂的山脈、峽谷,以至于到目前為止,殷國僅僅在北美大平原上建立了一座城池:太甲城(后世的丹佛),大多數人口、城池都集中在西部。 反觀商國,李治晚一個月乘坐巨鯨靈舟率部抵達南美西海岸,建立了第一座港口城池:晉城(后世的智利國都圣地亞哥所在地),但他并沒有急著筑造都城,而是根據大宗正院提供的地圖向東部搜索。 果不其然,穿過王山(安第斯山脈)兩百里,就看見了一片平坦草原(潘帕斯草原),最終選定了現在的玄鳥城位置,筑造了一座足以容納數十萬人的大城。 玄鳥城西鄰王山(安第斯山脈),東接大草原,北邊是一片平原(大查科平原),無論是發展農業,還是畜牧業都得天獨厚,商國由此征服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 從人口來看,殷國大約有六百萬,三百萬來自大唐,商國有近四百萬人,五十萬來自大唐,殷國的發展并不比商國快多少,只是城池建設、百工上更加完善。 從面積來看,殷國的疆域東西五千里,南北六千里,主要是沿著海岸延伸,商國疆域東西縱橫四千里,南北八千里,二者各有千秋。 實際上,殷國大多數疆域都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發展難度很大,商國就不一樣了,一個大草原(潘帕斯)、一個大平原(大查科),輕輕松松養活萬萬人。 “大侄子?!? “可別提了。” 李治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無奈道:“這鬼地方確實很大,土壤肥沃,非常適合開墾良田?!? “你那里好歹還有美洲野牛、駝鹿、馬鹿,我這里.” 經過商國的探索,整個商洲根本沒有發現類似于牛、羊、馬、鹿這種大型的食草類可馴化畜力。 唯一的三種大型食草類動物,一種是貘獸,外形略像犀牛而矮小,前肢四趾,后肢三趾,善于游泳,喜夜行,膽小而溫順,皮毛倒是可以制作皮甲、御寒之物,肉質發柴且苦,難以下咽。 一種是水豚,半水棲,像是放大版的豚鼠,粗笨,懶惰,行動遲緩,肉味道還行,已經嘗試著馴化養殖。 最后一種是羊駝,提到這種生活,李治就有種被嗶了狗的感覺,這玩意太不講究了,見人就噴口水,最大的體型約三尺高(一米),皮毛與羊毛相似,肉質比羊肉更硬。 多虧了來之前,他從北方采購了大批驢、騾才勉強緩解了畜力需求,現在的商國主要馴養的大型牲畜中,牛是第一位,其次是驢、馱馬,戰馬反而沒那么重要。 “額額?!? 李象還真沒想到這一環。 殷國確實通過馴化野外捕捉的駝鹿、馬鹿、野牛解決了畜力問題,甚至提供了大量肉類、皮革、獸角。 制作皮甲最佳的材料是犀牛皮,其次是牛皮,美洲野牛體長可突破一丈,肩高五尺至七尺,體重能達到兩千斤,野牛皮堅韌不亞于犀牛皮,鹿角、牛角、鹿筋、牛筋都是制作強弓勁弩的最佳材料。 殷國三師加上禁衛八萬人,大量裝備了皮甲、強弓勁弩,實力在眾藩國中絕對是第一等。 “大侄子?!? “九叔拜托你一件事唄。” 就在這時,李治眼神期盼的看著李象。 “九叔但可直言,小侄一定全力以赴?!? 拍了拍胸膛,李象大包大攬的說道。 “你看能不能讓人搜集一些馬鹿、駝鹿、美洲野牛,公、母都有。” 李治連忙提出自己的請求。 “九叔。” 眉頭微皺,李象疑惑道:“這倒是沒什么問題?!? “不過,殷國和商國相距如此之遠,該如何送過來?” 從盤庚城到晉城走海路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何況,不管是殷國,還是商國都沒有可以能夠漂洋過海的舟船,用于近海捕魚還行,想要承受風浪,根本不可能。 “我準備回長安一趟?!? 深深地看了一眼李象,李治意味深長道:“第二批宗室即將就封,想必大侄子,你也是為了這件事來的吧?!? “嗯?!? 李象眼神一凝,對自己這個嫡親的九叔又多了一份莫名的情緒。 “讓你不惜動用唯一一次傳送陣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