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 “宋家人為何?” 角落處,兩道身影靜靜地注視著場上的廝殺,東廠督主稱心雌雄難辨的臉上滿是不解。 天刀宋缺不單單是嶺南宋閥之主,還是天下第一刀道高手,近二十年無人敢挑戰于他。 世人皆知宋缺曾與慈航靜齋現任掌教梵清惠相戀,卻未能走到最后,直到中年才娶了丑女為妻,專注于武道之上,而不使自己沉浸在閨房之樂中,育有一男二女。 長女宋玉華嫁給巴蜀盟主解暉之子解文龍為妻,次子宋師道,幼女宋玉致。 宋師道是宋缺的唯一子嗣,嶺南宋閥當之無愧的繼承人,居然學得不是刀法,而是劍法,反倒是宋玉致一手刀法精妙絕倫,已經掌握了部分刀道精義。 “《天刀八訣》不愧是宋缺參考「水仙刀」輕柔靈巧的特性所創。” “每訣十刀,八十刀如同大浪淘沙,一浪更比一浪強。” 凝視著宋玉致,李承乾贊嘆道:“朕倒是想見識一下宋缺的強大了。” “天下人只知道天刀宋缺,忘了宋閥三大高手,地劍宋智、銀龍宋魯一樣是先天中的佼佼者。” “宋師道其人溫文爾雅,沒有傲氣,寬和大度,又負責宋家押送海鹽諸事,見識廣博,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門閥少閥主偏偏有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腸,不希望嶺南百姓介入爭霸天下的漩渦。” “刀為百兵之霸,若無喋血眾生的冷厲,何以在刀道上有所建樹,相反,劍乃百兵之君,更適合他。” “宋玉致身上沒有其它世家門閥小姐一般的嬌縱任性,生性嫉惡如仇,意爽而不拘小節,為了維護個性單純而魯鈍,毫無大志野心的宋師道,必然要裝強作勢,反倒養出了一身刀意。” ‘啊這?’ 稱心聽得目瞪口呆,宋閥居然會是這種樣子,著實不可思議。 “江都事畢后,朕會與宋家人前往嶺南,會一會天刀宋缺。” “陛下。” 聽到這話,稱心眼中閃爍著異色,詢問道:“嶺南宋閥偏安一隅,治下之民不過二百萬,軍兵五萬。” “河東道、河北道局勢一片大好,若以江都為基,北上齊魯,連結河北,復北齊之態。” “只要說服了李閥,從關中出兵,東西夾擊,洛陽王世充、瓦崗軍李密不攻自破。” 他畢竟是東廠督主,對于天下的認識并不少,大唐征服雙龍世界最主要的就是人口,大隋天下五千五百萬人口是重中之重。 在他眼中,嶺南瘴氣橫生,濕熱難耐,毒蟲蛇蟻出沒,本就不是人口稠密之地,放到最后來解決最為合適。 “你錯了。” 微微搖頭,李承乾莫名道:“河東有裴行儉、羅通,河北有蘇烈、秦懷道。” “江都事情結束后,所得世界本源足以讓驍騎軍、豹韜軍跨越次元空間門而來。” “屆時,河東有十萬羽林軍、十萬驍騎軍,河北有十萬千牛軍、十萬豹韜軍。” “再加上從雙龍世界招募的士卒,你認為河東、河北還有什么威脅嗎?” “沒有。” 對此,稱心并無異議。 大唐主世界的武力確實不如雙龍世界,不過,軍隊的實力并不差,大唐禁衛六軍尋常士卒習練《牛虎勁》,精銳習練《龍虎勁》,遠不是雙龍世界軍隊可比。 拉出任何一軍十萬人,那都是能夠和大隋驍果禁衛五五開的強軍。 “江都交予漢王、虞王,大隋這面旗幟還是好用的。” “江淮之地有他們,萬無一失。” “寇仲等人經此一遭,脫胎換骨,領兵南下丹陽,橫掃江東,足矣。” “所以,我們真正要注意的地方在荊楚、巴蜀、關中。” “朕知道李閥和大唐的關系,但你忘了一件事,大唐主世界經歷了兩次玄武門之變,所為何?” “李閥的背后不只是門閥世家,還有慈航靜齋、靜念禪院為首的正道門派,人家高喊的口號:代天選帝。” “這一方世界不單單是朝堂之爭,江湖之爭不可忽視,這才是真正的天下之爭。” “三大宗師之中,最有可能威脅到我們的人便是寧道奇,表面上是道門出身,實際上站隊佛門。” “慈航靜齋未嘗不會請他出面阻止我們,佛門還有四大圣僧,每一個實力都在先天后期。” 迎著誠心的目光,李承乾幽幽道。 別說是李閥,就是隋煬帝楊廣,如果沒有江都兵變這一樁事,李恪兄弟怎么可能從中謀奪隋軍控制權。 四大門閥、正魔兩道,這都是大唐征服雙龍世界必須要面對的難題,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奴羞愧!” 稱心不免低下頭去,這確實是他忽略了的重要點。 “雙龍世界有三個大宗師,大唐還沒有與之媲美的武者。” “我們需要大宗師,天刀宋缺、邪王石之軒距離大宗師只差一步。” 背負雙手,李承乾意味深長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