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丹陽碼頭,停靠在岸邊的一艘大船上。 “李兄!” “請!” 宋師道謙遜的將李承乾引入內艙。 “嗯。” 一席玄色金絲邊勁裝的李承乾大步邁入其間,身后跟著稱心,主仆二人一前一后。 內艙中,一男一女起身相迎,男的人至中年,滿頭白發,下巴更是有一把銀白色的長須,生得雍容英偉,一派大家氣度,且神態隨和,并無門閥世家的高高在上。 女子妖媚,二十五、六,神態舉止無比春意萌生,倚靠在中年男人身邊,倒像是小家碧玉。 “[銀龍]宋魯,久仰大名。” 看著中年男人,李承乾面帶微笑,贊嘆道。 宋閥三大先天,分別是[天刀]宋缺、[地劍]宋智、[銀龍]宋魯,三人各有千秋,宋缺為天下第一刀道高手,宋智在劍道上頗有建樹,宋師道的劍法便是與宋智所學。 老三宋魯以一套自創的《銀龍拐法》名傳江南,又因一把銀須,被人稱為‘銀髯’。 “李公子年少英雄,我已從師道口中知曉,今日一見,果不虛傳。” “還請入座!” 宋魯對李承乾無疑是充滿了好奇心,最近半月間,江南局勢驟變,江北以江都兵變為主,隋廷彷佛脫胎換骨,接二連三派出了可用之將,北擊李子通、孟海公,西平輔公佑、杜伏威,一副銳意進取模樣。 鐵騎會折戟江都,竹花幫、海沙幫相繼被滅,天下八幫十會去其三,無疑讓人震驚失色。 偏偏眼前的青年都曾出現在江都,很難說這一切與李承乾沒有關系。 “好。” 李承乾欣然入座,稱心充當了一個忠實的奴仆,站在邊上。 這一幕看在宋魯眼中愈發驚奇不已,從宋師道的描述來看,這位穿著大紅色衣服,雌雄難辨的身影至少是先天中期,否則根本不可能輕而易舉的誅殺任少名,這樣的人物居然敢于為他人奴仆。 而且,宋魯從稱心的身上察覺到了一種熟悉的氣質,宮廷內宦,或者說身具高位的太監。 “不知李兄喜好,倉促命人采買了些食材,招待不周之處,還望見諒。” 宋師道展露出了嶺南宋閥少閥主的儒雅姿態,彬彬有禮的說道。 “宋兄客氣了。” 李承乾笑了笑,指著一桌子山珍海味,調侃道:“這要是招待不周,天下間,恐怕也只有皇家御宴稱得上臺面,嶺南宋閥最重漢人風俗、漢家風采,從二位身上,我已經看得很清楚。” 宋家自魏晉時期,衣冠東渡南下,盤踞至今,數百年,卻在嶺南保持了大量魏晉時期的風俗習慣,例如:飲食以精細為主,菜肴五彩繽紛,魚蝦水鮮、時蔬瓜果,缺一不可。 大唐主世界的飲食更多傳承至南北朝時期,以胡漢交融為特色,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文明的烹飪技藝,哪怕是宮廷菜肴原料多樣,涵蓋牛、羊、魚及外來香料,有腌、炙、蒸等技法,更顯粗獷。 “請。” 見狀,宋魯、宋師道二人也沒多說什么,舉杯相敬。 “好。” 李承乾回敬一杯,三人交杯換盞,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應食物全部撤了下去,只剩下一副茶具,清茶在盞,美人隨侍。 “不知李兄從何而來?” 宋師道冷不丁的問道:“李閥三小姐似乎對李兄頗有微詞,當日所為,與李兄脫不了干系吧。” “呵呵。”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李承乾玩味道:“聽聞宋閥致力于恢復漢家天下,關中李閥可為漢兒乎?” 咯噔! 話音落下。 船艙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凝滯,就宋師道來說,自然是承認李閥為漢人,但對于宋缺為首的宋閥高層,沒有一個人認為李閥是漢人,而是認為李閥是胡漢混血,早已喪失了漢家風骨。 “四大門閥之中,宇文閥已經名存實亡。” “宇文傷本為北周皇族,如今被大隋封為周王,宇文述一脈只剩下宇文士及,投靠了李閥。” “獨孤閥以后族為顯,只可惜,獨孤峰懦弱無能,若非尤楚紅坐鎮,早已被王世充吃得干干凈凈。” “獨孤閥下一代中,唯有獨孤鳳天資聰穎,心性不遜色于男子。” “關中李閥如日中天,占據關隴形勝之地,大有復舊秦之勢,李淵其人心思深沉,謀而后動,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女兒李秀寧無一不是人中佼佼者。” “宋閥看似人才濟濟,實則外強中虛,以天刀宋缺為例,[地劍]宋智、[銀龍]宋魯都是先天武者,戰力非凡,僅此而已,下一輩中,并無扛鼎之人。” “宋兄確實是君子,可逐鹿天下要得從來也不是君子、英雄,而是梟雄。” “嶺南偏安一隅,瘴氣橫生,十八郡的人口還不及清河一郡,人口不足兩百萬,是以,宋閥之兵只有五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