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功德圓滿-《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張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畢竟前些日子,還沒有頭緒呢,現在他說已經開始有了眉目,朱棣自然覺得奇怪。
朱棣現在可是對徐聞這些人,可謂是恨得牙癢癢,只恨不得將這些人統統碎尸萬段不可。
因而,他凝視著張安世道:“有何眉目?”
張安世道:“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想來……也就這些日子了。等臣這邊有了準信,拿住了人,就立即奏報陛下,絕不敢拖延。”
朱棣這才滿意地點頭道:“如此甚好,要快,徐聞死了,只怕這些人也是風聲鶴唳,一旦他們全部潛藏起來,想要再找到他們,可就不容易了。”
張安世道:“臣遵旨。”
朱棣感慨又欣慰地看了朱高熾一眼。
今日朱高熾的表現讓他有幾分慰藉,這個太子……不再只是寬仁了,至少已開始有了帝王心術。
雖然他和這個兒子的做事處理方式不同,可太子接受了張安世的建議,弄出這么一個婚配策略,也可見太子成長了不少。
宮中那邊一恩準。
張安世便興沖沖地去找自己的阿姐張氏了。
太子妃張氏也已得了宮中的旨意,便開始張羅起來,先是詢問宮娥何去何從,終究還是讓她們自己決定,這些宮娥,多是當初張氏收留下來的,可以說,沒有張氏,她們現今不過是路邊的枯骨罷了。
絕大多數人,已和家人失散,或者親族們已在災難中故去,現在聽聞要讓她們出宮,許多人都不免傷心落淚起來。
在東宮里,她們紡紗雖是辛苦,可實際上……比在外頭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再加上太子妃對待大家平易近人,便早已將太子妃當做是她們的依靠了。
既然不能留下來,終是要出去嫁人,倒不如聽從東宮的安排,至少有了東宮這個娘家人,就算有委屈,至少總還有一個關照她們的地方。
因此,愿意嫁給武官的人不少。
張氏一一安慰,又張羅著嫁妝的事,既是東宮的人出嫁,總是不能讓人看扁了。
雖是不可能人人都給什么過于厚重的嫁妝,可也是比尋常百姓的人家要好不少。
最重要的還是聯合會的事,東宮畢竟太遠,而聯合會在安南,甚至將來在其他地方,就代表了東宮,為首的太監,當然需是東宮派出去的,他們所負責的,既是聯絡,同時也相當于是宮娥們的娘家,因此,張氏必須挑選足夠信任的人。
朱瞻基一臉茫然地看著許多的宮娥這幾日都神情憔悴,還有人偷偷地哭。
他不理解,總是歪著腦袋在觀察。
只是他想找阿舅答疑解惑,卻發現阿舅壓根沒工夫來看他,
宮外的事,是張安世料理的,他首先是讓安南那邊,發來沒有婚配的武官名錄。
哪怕只是小小的小旗官,這花名冊也要送來。
除此之外,便是關于武官的年齡,相貌諸如此類。
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張安世還是決心搞一次‘創新’。
那便是讓宮娥們抵達安南之后,尋一塊屏風或者珠簾擋著,而后讓宮娥們選夫。大抵就是這些武官,一個個進去,若有宮娥瞧上,便做為首選。
至于那些沒有做出選擇的宮娥,或者沒有被宮娥們選上的武官,那就只好抓鬮來處理了。
即便是選夫這一步,其實已算是一個難得的進步了,至少有人覺得大膽。
不過安南那邊很快就有了回應。
據說是士氣大振,安南四衛個個眉開眼笑。
那些武官們個個笑嘻嘻的。
便是尋常的士卒,也突然覺得有了盼頭。
畢竟……他們駐守在外,立功的機會不少,想成為將軍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可若是因功轉而成為試小旗,或者小旗官,卻還是有希望的。
終于不用擔心絕后了。
連楊士奇這個副都督也修書來,對此大為贊賞,不過他考慮的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那就是軍紀,武人們沒有成家,人又在外,容易引發各種問題,如酗酒,甚至濫殺。可若是有了家眷,就可以大大地減少這樣的事件了。
當下……第一批的宮娥被人護送出發。
當日,東宮里哭聲一片。
太子妃張氏也不禁垂淚,依依惜別。
張安世見張氏動了真情,便乖乖地躲在人堆里,不敢靠近。
誰曉得終究還是被發現了,教張氏叫到了寢殿:“你出的這主意倒是好的,就是……她們侍奉了我兩年,如今卻要離別去遠方,心里實在是放心不下。”
張安世道:“阿姐……只有這樣的人,才信得過啊。”
張氏抬頭,道:“是啊,她們多在這個世上孤苦無依,本宮便是她們的姐姐和娘親一般,以后我便多了許多姐妹了。”
張安世苦起了臉,哀嚎道:“阿姐,我們才是親的呀,你要分得清孰輕孰重。”
張氏沒搭理張安世這番話,卻是自顧自地道:“聯合會那邊,我選了幾個信得過且忠厚的宦官去,只是憑他們幾人,怕也不成……你那邊可有用得上的人手?”
張安世道:“我看,就從那些出嫁的宮人那兒再挑幾個吧,不必請外人,有外人在,就生疏了。再有,將來若有將士們的遺孤,若生活無著,也可讓她們在聯合會里找一些事干,這孤兒寡母的,有一份薪俸,至少可以活下去。其他的將士見自己哪怕遭遇了不幸,聯合會也肯接濟,從此便更愿效命了。”
張氏道:“這是個好主意,聯合會這邊的錢糧,東宮給付,不能假手于人,東宮可以受窮,可不能委屈了人家。”
張安世噢了一聲。
張氏想了想道:“可惜鄧健不在,若是鄧健在,有他張羅,事情就更順暢了。河南那邊的女子……馬上就要來了,以后東宮更要盡心調教。紡紗讓她們曉得自立,還要教授一些學問,以及相夫教子的道理。這事不能假手于人,需我這個做姐姐的親自來辦,可我畢竟學問太淺薄,思來想去,這幾日該都入宮,求教母后……”
張安世身軀一震,論起溜須拍馬,阿姐也是行家呢!
她哪里是學問淺薄,分明是奔著討好自己的婆婆去的。
張安世笑著道:“是啊,皇后娘娘也是師從慈孝高太后,本事可大著呢,從她那里學來一點東西,都足教人受益匪淺了。可惜我是男兒身,不然我也去學。”
張氏瞪他一眼,頓時氣得牙癢癢:“伱說的什么話……阿姐現在沒其他的念頭,管你在外頭做什么,可只一件,你需娶妻生子了,明歲的時候,定要奏請父皇和母后,教你娶親不可。”
看著生氣中的姐姐,張安世自不敢反駁,只能悻悻然地點頭。
張氏哼聲道:“你惦記著那些安南將士們娶妻,自個兒的事卻不顧了,這叫什么事?”
張安世難得有這么無話反駁的時候,道:“啊……是是是是。”
卻見張氏又道:“有一件事,教你去辦,父皇和母后賜了我一些首飾,我思來想去,想送一些到魏國公的夫人那兒去,正好你在此,你幫著阿姐送去吧。”
“啊……”
“你啊什么?這點事也不情愿?罷了,我沒你這個兄弟……”
張安世:“……”
…………
張安世還是乖乖地去魏國公府走了一遭。
徐輝祖沒去成北平。
因為陛下似乎突然改了主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