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八十七章:總算捉住你了-《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張安世嘆了口氣道:“看來你到現在,還不肯從實招來啊。”

    陳瑛咬著唇,搖頭,隨即道:“我要見陛下!我乃左副都御史,要見陛下。”

    張安世站起身,對左右道:“動刑吧。“

    說著,已不想多說什么了,又匆匆出了刑房。

    …………

    “陛下……陛下……”

    亦失哈腳步匆匆地步入了殿,露出幾分驚慌的樣子。

    朱棣正端坐在御案跟前,手中把玩著一柄刀。

    聽到亦失哈的聲音,猛地抬頭道:“怎么這樣心急火燎?”

    “陛下……出事了,現在滿城風雨……內千戶所,突然襲了陳公的宅邸,將陳公拿走了。”

    朱棣臉上終于肅然了幾分,奇怪道:“哪一個陳公?”

    “乃是左副都御史陳瑛。”

    朱棣一聽,臉色微微一變:“怎么陳瑛和張安世結了仇?”

    亦失哈道:“不是結仇,是說這陳瑛乃是逆黨……”

    朱棣瞠目結舌,挑眉道:“他在建文時,被人稱為逆黨,現在朕得了天下,他又成了逆黨?”

    當初陳瑛因為勾結朱棣,可是被流放的,哪里想到,還梅開二度了。

    “所以這消息傳出,才滿城風雨,陛下,這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了嗎?”

    朱棣有些焦急起來,于是道:“陳瑛還好吧?”

    “怕是好不到哪里去?”

    “他可是朕的肱骨,是我大明的靖難功臣,若連他都是亂黨,這天下還有忠臣嗎?”

    “所以奴婢趕緊來稟報,陛下,是不是抓錯人了?”

    朱棣低下頭,思索片刻,才道:“讓內千戶所去查,陳瑛的家人那邊,要關照一二,告訴他們……查過之后,若是沒有真憑實據,朕保他們平安。”

    亦失哈苦笑道:“陳瑛的家人,也都一并拿了,一個都沒留。”

    朱棣:“……”

    良久,朱棣道:“朕以為……陳瑛斷然不可能是亂黨,可朕既給了內千戶所查辦的大權,就不能無端干涉。這樣吧,你去找張安世,你親自去,告訴他……除非真憑實據,否則一定要留這陳瑛的性命,真查錯了,朕來收拾局面,入他娘……朕怎么成了神宮監的宦官,給他張安世打掃了。”

    說罷,朱棣又道:“無論有沒有結果,都要張安世奏報結果,朕要見到口供,還要見到陳瑛!”

    亦失哈點頭道:“奴婢知道了。”

    朱棣隨即道:“此事……不要大張旗鼓,偷偷告訴張安世即可,免得丟了他在內行千戶所的威信。”

    亦失哈道:“奴婢親自去一趟。”

    朱棣點頭。

    卻在此時,亦失哈突然又想起什么,便又道:“陛下,還有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突然毆打了同知鄧武……”

    朱棣背著手,只淡淡道:“朕知道了。”

    他居然沒有在意。

    亦失哈深深看了朱棣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轉身匆匆而去。

    ………………

    陳瑛被拿,立即引起了朝野的觀望。

    這可不是小事,陳瑛乃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位高權重,這樣的人,突然說拿就拿,而且陳瑛在都察院中,有大量的心腹,這些心腹御史們,立即炸開了鍋。

    于是文淵閣便麻煩了,一個個大臣來謁見,都是來者不善,詢問陳瑛之事的。

    文淵閣這邊,也是對此一無所知,又見幾個大膽的御史大鬧,要聯名彈劾,又要解縉幾個出面奏請陛下,嚴懲張安世,釋放陳瑛。

    一番勸說,好不容易把他們都哄走了。

    解縉一臉怒色:“現在成了什么樣子了!陳公這樣的大臣,說拿就拿,今日可以拿左副都御史,明日豈不是……還要拿文淵閣大學士?真是豈有此理,洪武年間,也不至跋扈至此。”

    胡廣和楊榮也是面面相覷。

    其實這一次,這胡廣和楊榮也和解縉一樣,倒是同氣連枝起來。

    主要是這件事太過分了,沒有請示宮中,也沒有知會文淵閣和六部,甚至連駕貼都沒有,就大張旗鼓地跑去拿人,囂張跋扈到這個地步,是恒古未有。

    解縉看了看胡廣和楊榮的神色,便道:“你們看……該怎么辦?不如我等,同去見陛下,這件事……若是沒有一個交代,你我三人,愧為大臣。”

    胡廣也道:“解公說的對,不可這樣肆意胡為,此例一開,可怎么得了?”

    楊榮斟酌了片刻,便也道:“事情雖有蹊蹺,可若是對此不聞不問,確實不妥。你我三人,一同覲見吧。”

    解縉道:“我早說什么,早就說過,要防微杜漸,許多事……讓一步,那些丘八就會得寸進尺,可你們呢?你們卻嫌我多事,現在看看,哎……”

    他搖頭,最后道:“走吧。”

    …………

    一封詔書,送至了南昌府。

    在寧王府里,寧王朱權接了旨意,手里捧著詔書,謝了恩,隨即,便回到了王府的后殿。

    “殿下……”

    此時,寧王妃抱著懷里的孩子,低聲啜泣。

    這孩子乃是寧王剛剛出生的次子,還在襁褓之中,而寧王妃聽聞陛下要讓朱權去南京,卻已是驚了

    她哭哭啼啼地道:“殿下,此去只怕兇多吉少。”

    朱權臉色有些難看,依舊還捧著詔書,踱了兩步,臉上若有所思。

    當時洪武皇帝還在的時候,時人都說燕王朱棣好戰,而寧王朱權好謀。

    這兩個人,都多次一起參加對北元殘部的作戰,朱棣戰功最多,而寧王的封地治理得卻是最好。

    “要冷靜……”朱權隨即道:“也沒什么可怕的,我看……朱棣還沒到想殺本王的地步,如若不然……以他的性子,絕不會多此一舉,還命本王去京城。”

    寧王妃道:“當初他……哎……殿下啊,當初殿下若不是將他當是兄弟看待,又怎會上他的當?所以殿下決不可掉以輕心。不如……殿下就稱病不去吧。”

    朱權卻是毫不猶豫的便搖頭道:“哪有這樣容易?若是不去,才危險了!我這四哥,可不是省油的燈。”

    寧王妃垂淚道:“若是殿下有什么好歹,我們母子可怎么辦?孩子們這樣小。”

    朱權冷笑:“不必驚慌,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莫非……”

    他皺眉,接著道:“那件事……泄露了?此事如此機密,怎么可能……會這般輕易的泄露呢?”

    寧王妃猛地抬頭,一雙淚眼緊緊地看著朱權,道:“殿下……實在不成,不如死中求活……”

    朱權擺手:“不可冒險,決不可冒險,現在絕不是干這樣事的時候,寧王衛這點人馬,再加上這兩年來,四哥對我多有防范,這寧王衛里,還不知被他摻了多少沙子呢!這王府外頭……就更不知有多少的錦衣密探了。不過依本王看……他朱棣暫時也奈何不了本王。”

    “為何?”

    朱權道:“當初若不是我借兵給他,如何會有他的今日?何況……這么多靖難功臣,當初都是本王的軍馬,他若貿然對我不利,如何讓天下人心悅誠服?”

    “所以……想要太平無事,那么……本王不但要入京,而且還要敲鑼打鼓,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不只本王要進京,你和孩子也都一道去吧!雖說旨意里只讓本王孤身去,可本王就要讓天下人知道,本王沒有什么可畏懼的,絕不躲躲藏藏。到時這一路……要招搖一些,等到了京城,看他這做四哥的,敢不敢翻臉。”

    “他極好面子,又好大喜功,自打篡位,這奪侄子大位之事,乃是他心中隱痛,本王就不信,他真敢對本王不利!即便本王犯了彌天大禍,看他能奈何。”

    寧王妃大吃一驚,忙道:“可是殿下啊……他可是剛剛殺死了代王。”

    朱權搖頭:“本王和十三哥不是一回事。”

    他沉吟片刻,便道:“到了南京之后,先不入城,帶著孩子,先去孝陵,去祭祀皇考,哎……少不得要在皇考陵前,你放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朱權可不是軟柿子。”

    寧王妃依舊還是放心不下。

    可朱權卻是從容地坐了下來,似乎已經周全了,便吩咐一個心腹的宦官來。
    第(2/3)頁